秦朝廷尉李斯在一次议政时说:“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为解决这一问题,秦始皇实施了
A. 分封制
B. 三公九卿制
C. 郡县制
D. 郡国并行制
被誉为“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灵渠,建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即公元前214年,全长34公里。目前,灵渠成功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这条历经两千多年但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的古水渠位于下图中的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左传》载:“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其中属于姬姓之国的是
①鲁国
②齐国
③燕国
④宋国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殷墟甲骨卜辞大多是占卜的记录。从10多万片甲骨卜辞中可以看出,一切民事都被涂上了“神事”的色彩。商王一年之中,无日不祭;大事小事,无事不卜。这反映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宗法制度雏形已现端倪
B. 政权与神权的紧密结合
C. 政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D. 权力尚未实现高度集中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5年,凯末尔党人废除了一夫多妻制;1926年,强制推行文明婚礼;1934年,国家规定妇女和男人在担任公职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1926年上半年,土耳其开始采用欧洲历法,并同时照搬瑞士民法和意大利刑法;在社会生活中取缔封建时代的敬称;1925年9月,土耳其封闭了所有的宗教神殿和托钵僧修道院;同年11月,国家禁止男人戴传统的土耳其费兹帽,代之以西方式的礼帽。
——昝涛《对土耳其现代化进程的历史反思》
材料二 M·哈坎·雅乌兹在评价凯末尔政权的世俗化改革时,认为尽管国家实行世俗化的政策,但对于民众来讲,伊斯兰教仍保留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世俗化政策使得土耳其国家和社会逐渐疏离。国家与社会疏离是传统社会的特征,而凯末尔是以一种专制代替了另一种专制,同样造成国家与社会的疏离,似乎说明其改革少有进步可言。
——周术情《现代化语境中的权力重构》
(1)据材料一,概括凯末尔改革的主要特点。
(2)材料二的观点是否正确?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加以论证。
(历史选修3:20世纪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有关
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的材料:
“十四点原则”的主要内容是:①杜绝秘密外交,签订公开的和约;②确保平时和战时海上航行的绝对自由;③取消一切经济壁垒,建立贸易平等条件;④裁减军备;⑤公正地处理殖民地问题,在决定一切有关主权问题时,既要顾及到殖民地人民的利益,也应考虑殖民政府的正当要求;……⑩允许奥匈帝国境内的各民族实行自治;……⑫承认奥斯曼帝国内的土耳其部分有稳固的主权,但土耳其统治下的其他民族在自治的基础上有不受干扰的发展机会,同时规定达达尼尔海峡在国际保证下要永远开放为自由航道;……⑭根据旨在国家不分大小、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的特别盟约,设立国家联合机构。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中①、②、③、④的主要内容,其矛头指向哪一国家?目的是什么?
(2)威尔逊在领土和殖民地问题上提出了怎样的主张?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