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早在18世纪中期,掌握政权的辉格党左翼主张议会改...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早在18世纪中期,掌握政权的辉格党左翼主张议会改革,成为议会中的反对派,并发表了选举制度改革计划。19世纪初期,资产阶级激进派又活跃起来,议会改革的高潮又一次兴起。1829年,伯明翰工业家组成以阿特伍德为首的伯明翰政治同盟。此后,类似组织在其他城市相继成立,议会改革是这些组织活动的主要目标。他们还宣布同工人联合,竭力争取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的支持。在群众的压力下,1830年重新上台掌权的辉格党人表示赞成改革,提出《议会改革法案》,1832年6月被议会通过,并经国王批准生效。

——摘编自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

材料二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但没有提到开国会的具体年限。针对开国会这一旧问题,在1907年秋至1911年1月尤其是在1910年,以立宪派人士为代表,各省咨议局为阵地,先后进行了四次请愿活动。期间,各省请愿代表团赴京并成立国会请愿同志会,呈递请愿书,吁请“皇上速降谕旨……召集国会”,形成了国会请愿的热潮。规模越来越大的国会请愿运动,对清廷的统治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引起当权者的极大恐慌,最终请愿运动在清廷的镇压下偃旗息鼓。

——据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整理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英国议会改革运动与清末国会请愿运动的特点及其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者结果不同的原因。

 

 

(1)特点:英国,工业资产阶级主导;得到广泛支持。清末,立宪派人士主导;规模不断扩大。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背景: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议会内部权力分配不均。清未,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增强;民众对清政府抱有幻想;预备立宪的开展。 (2)原因: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的增强;政治同盟组织成立的推动;广大群众的参与;执政党的赞成。清末,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立宪派将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绝大多数群众对参与请愿热情不高;清廷的镇压。 【解析】 (1)第一小问,关于英国英国议会改革运动,由材料“18世纪中期,掌握政权的辉格党左翼主张议会改革”,可见英国由工业资产阶级主导;由材料“他们还宣布同工人联合,竭力争取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的支持。在群众的压力下”,可见得到广泛支持。关于清末国会请愿运动,由材料“以立宪派人士为代表,各省咨议局为阵地,先后进行了四次请愿活动”,可见清末立宪派人士主导;由材料“规模越来越大的国会请愿运动”,可见规模不断扩大。第二小问,英国要结合工业革命的开展,议会内部权力分配不均,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要求扩大政治权利。而清朝,由“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可见预备立宪的开展是契机,除此之外,可以从政治和经济等方面归纳。 (2)英国议会改革运动取得成功可以从阶级、政治同盟和任命群众和政党等方面归纳,可见是社会发展的合力。清末国会请愿运动的失败有深刻的经济根源,其逻辑思路是:清末,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立宪派具有软弱性,所以将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由材料“廷的统治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引起当权者的极大恐慌,最终请愿运动在清廷的镇压下偃旗息鼓” ,可见清廷的镇压。除此之外,当时由于立宪派的阶级局限性,请愿运动脱离人民群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当代国际关系里正在悄然兴起政治世界和经济法则之外的“第三种力量”,即所谓的“社会世界”,如宗教艺术、教育科学等领域的精英、各种跨国公司、环保运动以及各种国际非政府组织等。这一现象反映了

A. 国际格局的多极化

B. 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C. 世界经济的体系化

D. 国际局势的复杂化

 

查看答案

1963年6月,美国总统肯尼迪在“世界和平”演说中称,美苏两国“有着共同的深切的利益,如果我们现在不能结束我们所有的一切分歧,那么,我们至少能够协力使世界在分歧之中保持安全”。此演说

A. 旨在促进美苏两国间合作

B. 表明美国放弃冷战政策

C. 吸取了核战争危机的教训

D. 反映美国的霸权已衰落

 

查看答案

德·阿宁在《克伦斯基等目睹的俄国1917年革命》中写道:“在革命之前的几个月就已经感觉到充满大革命的气氛,随时都有发生动乱的可能,然而这种感觉却不是从布尔什维克、马克思主义者和革命家那里,而是从‘自由主义者、右派那里’显露出来的。”这次革命

A. 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B. 开创了社会主义运动新局面

C. 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D. 破坏了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

 

查看答案

据记载,19世纪中后期产生的垄断组织并没有得到政府的支持,反而在工业发达的美国出台了一系列的“反托拉斯(垄断组织的一种)法”。这是因为垄断组织

A. 干预了国家的经济生活

B. 不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

C. 阻碍了人们的科技创新

D. 不符合自由主义的原则

 

查看答案

对外战争的胜利以及统一帝国的建立,使得容克(泛指普鲁士贵族和大地主)获得了合法统治权。当容克阶级的力量和声望如日中天时,我们很难想象在容克具有合法统治权的政府下所确定的政体会压缩这个阶级的利益,因而德国建立了二元制的君主立宪制。据此,德意志帝国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A. 出于争夺霸权的需要

B. 兼顾了资本家的诉求

C. 具有政治威权的基础

D. 适应了民主化的趋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