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63年6月,美国总统肯尼迪在“世界和平”演说中称,美苏两国“有着共同的深切的...

1963年6月,美国总统肯尼迪在“世界和平”演说中称,美苏两国“有着共同的深切的利益,如果我们现在不能结束我们所有的一切分歧,那么,我们至少能够协力使世界在分歧之中保持安全”。此演说

A. 旨在促进美苏两国间合作

B. 表明美国放弃冷战政策

C. 吸取了核战争危机的教训

D. 反映美国的霸权已衰落

 

C 【解析】 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美苏同盟关系破裂,由盟友关系变为敌人,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的发生是美苏之间最激烈的一次对抗,最后双方妥协而告终,其中有不少值得总结和反思的教训,故C正确;美国总统肯尼迪的“世界和平”演说根本目的在于维护美国的利益,并非促进美苏两国间合作,A错误;古巴导弹危机的发生是美苏之间最激烈的一次对抗,美国并未因此放弃冷战政策,故B错误;古巴导弹危机以苏联的妥协而结束,说明优势仍在美国,故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德·阿宁在《克伦斯基等目睹的俄国1917年革命》中写道:“在革命之前的几个月就已经感觉到充满大革命的气氛,随时都有发生动乱的可能,然而这种感觉却不是从布尔什维克、马克思主义者和革命家那里,而是从‘自由主义者、右派那里’显露出来的。”这次革命

A. 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B. 开创了社会主义运动新局面

C. 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D. 破坏了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

 

查看答案

据记载,19世纪中后期产生的垄断组织并没有得到政府的支持,反而在工业发达的美国出台了一系列的“反托拉斯(垄断组织的一种)法”。这是因为垄断组织

A. 干预了国家的经济生活

B. 不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

C. 阻碍了人们的科技创新

D. 不符合自由主义的原则

 

查看答案

对外战争的胜利以及统一帝国的建立,使得容克(泛指普鲁士贵族和大地主)获得了合法统治权。当容克阶级的力量和声望如日中天时,我们很难想象在容克具有合法统治权的政府下所确定的政体会压缩这个阶级的利益,因而德国建立了二元制的君主立宪制。据此,德意志帝国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A. 出于争夺霸权的需要

B. 兼顾了资本家的诉求

C. 具有政治威权的基础

D. 适应了民主化的趋势

 

查看答案

钱乘旦说:大革命后法国“社会动荡……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再没有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关于“1870年后,法国用协商手段建立起民主制度”从本质上反映了

A. 法国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得以巩固

B. 共和派与君主派的斗争逐渐平息

C. 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推动民主进程

D. 法兰西共和之路充满斗争与妥协

 

查看答案

美国制宪会议召开时,麦迪逊担心占据高位的人会滥用权力,谋取私利和独断专行,特别强调“制定某种条款保证社会防止行政首脑的无能、过失或背信弃义,是必不可少的”。美国共和政体中最能体现麦迪逊意见的是

A. 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

B. 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提名

C. 地方有制定法律的权力

D. 国会复议法律通过即为有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