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59年,台湾外交部发文:今后凡对外提及大陆时,改“红色中国”、“共产党中国”...

1959年,台湾外交部发文:今后凡对外提及大陆时,改“红色中国”、“共产党中国”为“中共政权”:提及自己时,将“自由中国”改称“中华民国”。这一变化

A. 对“一国两制”原则表示认同

B. 反映了“一个中国”的政治理念

C. 放弃了与大陆军事对峙的立场

D. 释放出谋求两岸政治和解的信号

 

B 【解析】 题目中“1959年台湾外交部发文:今后凡对外提及大陆时,改‘红色中国’、‘共产党中国’为‘中共政权’;提及自己时,将‘自由中国’改称‘中华民国’”体现了台湾当局“一个中国”的政治理念,B正确;A中的“一国两制”提出于20世纪80年代初,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C中“放弃了”的说法过于绝对化,不符合史实,排除;1987年后,台湾当局迫于形势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方面进行交流,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终于被打破,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1949~1956年《人民日报》中“战争”、“和平”与“建设”的使用频率表。这反映了50年代以来

A. 周边外交环境趋于改善

B. 世界形势总体趋于缓和

C. 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D. 我国进入全面建设时期

 

查看答案

1954年宪法草案审定时,在文字表述上将原先条文中的“为、时、应、得、其、凡”等字,全部改为“是、的、时候、应当可以、他们或它的、任何或一切"“规定之”中的“之”也都去掉了.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力求表述更加准确

B. 更好地体现人民性

C. 强化宪法的权威性

D. 尽量体现社会转型

 

查看答案

从1948年底至1949年初,中共计划安排南方民主人士到哈尔滨居住一段时间,待大军渡江后再南下至北平。随后,“北上计划”改为到吉林、长春、抚顺、鞍山、哈尔滨等地方去参观学习。“北上计划”的改变反映出

A. 新民主主义革命已取得胜利

B. 解放战争开始进入了决战阶段

C. 解放区社会发展的欣欣向荣

D. 民主人士成为两党争夺的焦点

 

查看答案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对工商业政策作出新的规定:“要用比过去宽大的政策对待民族工商业资本家,在双方有利的条件下,欢迎他们到苏维埃人民共和国领土内投资,开设工厂与商店,保护他们生命财产之安全,尽可能的降低租税条件,以发展中国的经济。”中共改变工商业政策主要基于

A. 中国民主革命性质开始改变

B. 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

C. 巩固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 发展抗日根据地经济的需求

 

查看答案

1925年3月20日,俄国革命家马林在一篇文章中说:“孙中山在法文月刊《社会主义运动》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阐述中国革命的性质,提到他不期望资本主义式的繁荣,而希望看到‘新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中国’。”材料表明孙中山

A. 调整了国民革命策略

B. 认可苏联的革命道路

C. 采用中共的革命纲领

D. 抛弃了民主革命立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