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最痛心的条款就是五口通商,认为洋人在广州一口通商的时候...

《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最痛心的条款就是五口通商,认为洋人在广州一口通商的时候已防不胜防,现在他们更可以横行天下,文人忧国者也莫不以此为华夏巨侮。然而到了清末,统治者发现通商口岸无一例外都繁荣起来,于是又主动要求增开商埠。清廷前后态度的巨大差异反映了

A. 清朝对外政策发生转变

B. 中国近代化渐成潮流

C. 列强资本输出步伐放缓

D. 中国半殖民地化受阻

 

B 【解析】 通商口岸的开辟,促进了晚晴社会的近代化,政府主动增加商埠就是为了适应近代化的潮流,故B正确;材料反映清政府主动要求增开商埠,无法体现“清朝对外政策发生转变”,故A错误;清末列强资本输出加剧,故C错误;晚晴中国半殖民地化逐步加深,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认为,明末以来,美洲的豆类、番茄、玉米、甘薯、辣椒、花生等作物向中国、东南亚的广大亚洲地区传播,以其丰厚的产出和充足的营养支撑着众多的人口,打破了传统的粮食结构。他把这些现象称为“餐桌革命”。“餐桌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世界市场的形成

B. 工业革命的开展

C. 商业革命的影响

D. 亚洲人口的膨胀

 

查看答案

明朝中后期时尚之风盛行:唐伯虎之画,宣德之铜炉,时大彬之紫砂壶,成为人们普遍追求的时尚之物。苏州成为引领时尚之都,凡是做人“透骨时样”,就被称为“苏意”,凡是衣服式样新颖,就被称为“苏样”。以上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 明代世俗文化成为社会文化主流

B. 苏州因商业兴盛而成为时尚之都

C. 商品经济浸染致使享乐观念流行

D. 经济水平的提高丰富了精神生活

 

查看答案

据记载,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作坊多配有专门的“技工学校”,工匠要根据不同的工种接受期限不同的技术训练和学习。秦代《均工律》中就规定,“工师善教工,古工一岁而成,新工二岁而成。”古代官营手工业作坊的这种做法是为了

A. 注重技术传承

B. 严格制作程序

C. 强化市场垄断

D. 保证产品质量

 

查看答案

唐朝科举不避时政,有价值的答卷相当于政治磋商活动中的种种提案。士人因而特别关心国运,比如白居易和元稹便根据时事一起作了数十篇模拟策试,尔后果然在科举考试中被考官选中。这说明唐朝的科举制

A. 有匡时济世的功能

B. 有诗歌取士的特征

C. 有制约君权的职能

D. 有民主议政的特点

 

查看答案

先秦时期,吴国的国君本是周武王的先人古公的长子,到了江南后“文身断发”,服从了当地荆蛮的习俗。燕国的始祖召公与周同属姬姓,但燕国四周是戎狄的天下,其臣民中也有不少戎狄成分。因此,在春秋时,吴国和燕国都被排除在“中国”之外。材料旨在说明当时

A. “中国”的范围不断扩大

B. 华夏族被周边民族同化

C. “中国”已形成明确定义

D. 民族交融进程不断加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