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初并天下,……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材料中的“王”是指
A. 周文王
B. 周武王
C. 秦孝公
D. 秦始皇
“年底到,交通忙,载游子,送归客”,表达了深存于中国人心底的珍惜亲情、渴望相聚的情结。追根溯源,与这种情结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 井田制 B. 分封制 C. 宗法制 D. 郡县制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1958年以后几年,重工业有了巨大的发展,但是,全国各行各业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1960年下半年,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提出了以调些为中心的经济方针。工业的发展规模,绝不能超过农业提供商品粮食、工业原料和其他农副产品的可能性,也绝不能挤掉农业所需要的劳动力。我们必须放慢重工业的发展速度。职工人数和城市人口增加过多,工资总额增长过快,而农业和轻工业又减产很多,城乡商品供求比较紧张。动员城镇的人口和职工,回到农村参加生产,不仅可以加强农业生产战线,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机关的工作效率,而且可以减轻城市供应的因难,节省国家的开支。国营商业部门和有关部门加强了农副产品和工业日用品的收购;压缩了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学校、部队的集因购买力,腾出了一部分商品供应市场,基本上保证了城镇居民最必需商品的定量供应。目前基本建设战线仍然过长的情况,对国民经济的调整工作是不利的,我们计划再减少一些不是十分必需的基本建设项日。今后,我们应该继续发展同各兄弟国家的互助合作。同时,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同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贸易。
——摘编自周思来《国民经济的调整工作和当前任务》(1961年)
(1)根据材料,概括周恩来的经济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恩来经济主张提出的历史背景。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32年5月法国议会选举中上台的“左翼联盟”拿不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付危机,加之在国际事务方面,胡佛的延缓偿付欠款法案以及赔款的取消,都在法国引起了强烈的不满。在这种形势下,法国的法西斯组织纷纷出现。1934年初,法国报界彼露了白俄侨民斯塔维斯基搞金融投机的丑闻,涉及大批政界要人、警察和司法部门的头目1200多人。“火十字团”等法西斯组织利用这一丑闻事件阴谋夺权。面对法西斯势力的日益猖獗,法国左翼政党空前团结,组成了以社会党人勃鲁姆为总理的第一届人民阵线政府,勃鲁姆政府促使法国雇主协会和法国总工会达成了《马提翁协议》,规定工人有权利与资本家进行集体谈判,协调矛盾;勃鲁姆政府还加强了对法兰西银行的控制,对严重缺少资金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法国通过了公认带薪休假制度、每周40小时工作制法案。人民阵线政府对法西斯主义进行了有效的抵制,从而避免了法国成为“下一个德国”。
——据齐世荣等主编《世界史》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法西斯势力猖獗的历史背景。
(2)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上述材料中法国左翼政党的做法。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代户籍分“良民”与“贱民”,前者为自由民,后者包括依附于官府的役户和门阀的家丁、奴婢。中唐之后,均田制解体,宋代“不抑兼并”,允许产权自由流动,“贫富无定势”,世家大族进一步削弱;另一方面,两税法使古代赋税制度由“舍地税人”到“舍人税地”方向发展。基于此,宋代废良贱户籍制,根据居城或居乡,划为“坊郭户”与“乡村户”,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居民户口。又根据居民有无不动产,划分“主户”与“客户”,再以家庭财产之多寡,将主户划为不同户等。上等户纳税多,下等户纳税少,客户由于没有田产,则不用缴税,更不会被束缚在土地上,“一失抚存,明年必去而之他”,……此外,宋代立法规定:一个人移居到一个地方生活一年以上,便可获得当地户口。这样,大量商人、佣工、流民涌入城市。
——据吴钩《户口册上的中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户籍制度改革的积极作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全球存在两种相互竞争的发展趋势:其一是传统强国将继续维持全球治理现状,其二是新兴挑战者试图促进全球治理发生变革。如果新兴大国基本认同目前的全球治理的制度和规范,那么出现冲突和谈判僵局的可能性较低。虽然新兴大国可能拥有潜在的全球治理能力,但是由于受到国内或国际因素的制约,此种能力可能无法充分发挥。新兴大国与传统强国间的谈判会直接导致全球治理发生变化,因而传统强国对新兴大国的回应将是全球治理的关键因素。
——摘编自(美)迈尔斯·凯勒《新兴大国与全球治理的未来》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相关知识,围绕“新兴大国与全球治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