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苏联和美国的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图,以下各项解读与图表有关的是
①僵化经济模式成为苏联经济下滑主因
②扩军备战争夺霸权影响美国经济增速
③经济政策不同导致美苏经济此长彼消
④经济全球化催生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①④
美国制订马歇尔计划时特别强调,这一援助计划必须是一个综合实体,“我们绝不能把这种援助放在零星给予的基础上……我国政府将来可能给予的任何援助,应该是治本的,而不是治标的”。这表明美国
A. 决意承担世界经济的复兴
B. 已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C. 推动欧洲走上一体化进程
D. 将对外战略重点放于欧洲
伏特加、格瓦斯等传统饮品备受俄罗斯农民喜爱。20世纪20年代前半期,苏联曾经实行禁酒政策,但酗酒和自制烧酒现象依然盛行,由此诱发的社会问题依旧突出。30年代,苏联的档案文献中已很少提及手工酿酒问题,农民酒类消费量急剧减少。这一变化反映
A. 公民道德水平大幅度提升
B.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苏联民众
C. 法西斯侵略导致局势紧张
D. 经济政策对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战结束以来,国际经济交往中通行的是资本主义原则,是“富国俱乐部”,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却在某种程度上将“杀鸡取蛋”变成了“养鸡取蛋”。这反映了
A. 发达国家主导了经济全球化
B. 全球化使各国经济有依存性
C. 发展中国家占世界重要地位
D. 资源在全球实现了合理配置
二战后70年代,美国有些经济学家倡导“既然危机如同人体感冒发烧一样,感冒本来是排毒,是人体的自然调整,感冒一来就上抗生素,表面上看好了,但深层次的矛盾却被掩盖了……正是说明面对危机不能反应过度”。下列主张与该材料观点一致的是
A. 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B. 增大自由经济比率,削减国有化比重
C. 完善福利国家制度,缩减社会贫富差距
D. 充分发挥计划杠杆,收缩市场经济调节
1962年9月,苏联某教授撰文建议,促进生产发展的基本方法是加强利润刺激,国家和企业的关系建立在利润分配的基础上,克服国家和企业之间在利益上的矛盾。这一建议
A. 顺应加速发展战略的需要
B. 符合当时苏联的改革精神
C. 促进工业化取得巨大成就
D. 推动了新经济体制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