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单位:%):
表格反映了我国国民经济总产值中各类经济成分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形成
B. 对外开放格局的逐步形成
C. 工业结构不断进行调整
D.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
《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指出:“它将家庭经营引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家庭经营只是其中一个层次,统和分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的关系。它继承了合作化的结果,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这里“汲取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原则”分别指
A. 个体经营、集体经济 B. 精耕细作、平均主义
C. 协作经营、按劳分配 D. 小农经济、共同劳动
1957年,经济学家顾准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货币、商品不能废除,价值范畴、价值规律应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因此,为了提高效率,应以市场价格的自由涨落,即真正的市场规律来自发调节生产。”该观点体现出当时中国
A. “左”倾错误弥漫阻滞探索进程
B. 市场经济理论已然引发初探
C. 计划经济理论尚未付诸实践
D. 三大改造明确经济整改方向
侯传国保存着一张《滕县人民委员会清产核资批准通知书》,其父亲新中国成立前做小生意,新中国成立后经营日用百货店,1957年1月把家中的积蓄入股到薛城面粉厂,得到了这张特殊的“股票”。这张“股票”
A. 说明国家重点鼓励股份制企业发展
B. 是中国建立起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
C. 见证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
D. 反映了新中国致力于恢复国民经济
“自津浦通车,而京津之信二日即可抵沪,徐州以下,一日可至,凡铁路地带之消息,传递已较前大便。”“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铁路发展有利于观念革新
B. 内地与西部边疆的联系在加强
C. 铁路交通受到民众的欢迎
D. 电信事业发展得益于铁路交通
《宜昌大撤退铭文》记载,1938年民生实业公司总经理卢作孚临危受命,抢运近10万吨物资设备和3万人员如期转移人川,有人后来将“宜昌大撤退”比喻为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中国本次大撤退的主要作用是( )
A. 滞碍日军对沿海地区的资源掠夺
B. 保存争取抗战胜利的物质力量
C. 改变中国工业结构的地理布局
D. 奠定民族资本主义黄金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