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吕思勉《中国近代史》记载:“清道光二十二年,英兵既逼江宁,清廷战守俱穷,与英使订立条约。许英商任意与华人贸易,进出口税则订明秉公议定。”这一“条约”:
A. 迫使中国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
B. 使西方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C. 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
D. 使清廷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有人说“南京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和终点”。
下列文献能够见证“中国近代史的起点”的是
A. 《南京条约》 B. 《天朝田亩制度》
C. 《资政新篇》 D. 《自卫抗战声明书》
清代军机大臣曹振庸经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深得历代君主欢心。其秘诀是“多磕头,少说话”。这反应
A. 军机处决策重大事务
B. 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C. 内阁要参与机要事务
D. 中央对地方控制减弱
军机处的设立进一步加强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军机处的职能是
A. 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B. 负责监察百官
C. 主管内阁六部
D. 掌握行政权
明朝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是
A. 建立三公九卿制
B. 实行三省六部制
C. 废丞相设内阁
D. 设立军机处
《明史》载:“(内阁)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俨然汉唐宰辅,特不居宰相名耳!”由此可知,明代内阁
A. 与唐代宰辅具有相同权力
B. 具有最高决策权
C. 承担了宰相的职能
D. 属于六部的下属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