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宗教改革家提出:“一个人是否能得到救赎,不在于任何其他原因,而是由上帝的永恒判决...

宗教改革家提出:“一个人是否能得到救赎,不在于任何其他原因,而是由上帝的永恒判决决定的。”对此材料中观点理解合理的是

A. 否定教会和教皇的权威

B. 是马丁·路德“因信称义”的观点

C. 符合地主阶级掌握政权的需要

D. 反对信仰宗教,倡导自我奋斗

 

A 【解析】材料中的观点否定教会和教皇的权威,是加尔文的“先定论”观点,故B错误,选A;此观点符合资产阶级发家致富的需要,C项错;加尔文并不反对信仰宗教,只是提倡以一种宗教代替另外一种宗教,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北宋初年统治者采取了许多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这种措施产生的消极影响有

①消除了分裂割据

②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③降低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④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董仲舒的这一思想主张

A. 意在规劝皇帝实行仁政

B. 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C. 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D. 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查看答案

1905年,《民报》第一号刊载了四幅人物画,分别是黄帝、卢梭、华盛顿墨翟,并且给每一位人物配有目录标题,下列标题属于墨翟的是

A世界第一之民族主义大伟人

B.世界第一之民权主义大家

C.世界第一之共和国建设者

D.世界第一之平等博爱主义大家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所谓“孔子”之名的三层含义。一是指真实的孔子,即孔子这个人是真实存在的,是春秋时期的一位学者、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等。二是指不同视野下的孔子,即当人们从不同的立场、观点和视角来看待、理解、诠释和评价孔子及其所言、所行、所思时,所形成的各种不同的有关孔子的观念和形象。三是指纯粹符号化的孔子,即孔子之为孔子,不再是一种纯个人的私名,而是一个文化符号,一个人们交流与对话、对抗与互动时共同运用的公共符号。

——摘编自林存光《孔子形象的历史变迁与时代转换》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的相关知识,围绕“不同视角下的孔子形象”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定的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需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战争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特别是战国时期,天下大乱,不但上无天子,下无方伯,所有一切旧的“纳民于轨物”的东西都失去了约束力。……在参加争鸣的诸子百家中,没有谁不提出一套社会改革方案的。经过百家争鸣,宗教、哲学、政治、伦理学说真正达到了结构化、体系化。几乎所有的哲学家,同时又是杰出的社会政治理论家,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无法逃避他们的时代使命。……百家争鸣,代表着成熟形态的中国文化的源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创世纪!

——《中国传统文化的创世纪—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材料二  对古代希腊人来说,人是城邦的动物。城邦个体公民的福祉取决于城邦的兴衰,城邦的兴衰取决于道德的兴衰,道德的兴衰取决于城邦公民灵魂之善恶。因此,希腊人文主义者全部激情的焦点在于对灵魂的塑造、对心灵的关切以及培养人的理性的高贵,以实现理性基础上的个人与自身、个人与城邦、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状态。古典人文主义的初衷是解决雅典城邦危机,但在这一过程中,在对人性的深刻认识基础上,它确立了人之为人的普遍性原则,创立了一种理性精神的美。这种普遍性原则使希腊人文精神不仅属于希腊民族,而且成为了世界性的文化遗产,对后世的影响深远而持续。

——黄伊梅《希腊古典人文主义的内涵与特质》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古代的百家争鸣、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及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古代的百家争鸣、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出现不同特点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