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表中黄宗羲和卢梭思想的共同之处解读正确的是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 卢梭《社会契约论》 |
“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 “以绞死或废黜一个暴君为目的的暴动,乃是一件与他昨天处置臣民生命财产的那些暴行同样合法的行为。” |
A. 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变革
B. 主张实行民主共和
C. 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D. 批判君主专制统治
卢梭认为,“任何人拒不服从公意的,全体就要迫使他服从公意。这恰好就是说,人们要迫使他自由,因为这就是使每个公民都有祖国,从而保证他免于一切人身依附的条件,这就是造成政治机器灵活运转的条件,并且也是唯有它才是使社会规约成为其合法的条件;没有这一条件,社会规约便会是荒谬的、暴政的、并且会遭到最为严重的滥用。”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自由与民主是密不可分的整体
B. 个人自由要服从公共意志
C. 公共意志是保障个人自由的前提
D. 国家是确保自由的唯一条件
有学者指出:“文艺复兴说到底是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富庶世界,尤其是意大利的一场华丽而感性的时髦风潮,宗教改革则是贫穷而道德严谨的北欧世界的一场质朴而深刻的思想革命。”该学者旨在强调
A. 近代思想解放运动都具有地域性特征
B.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斗争对象不同
C. 宗教改革更有利于推动现代化进程
D. 文艺复兴没有体现出人文精神
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的“福音体验”:“我夜以继日地思索‘上帝公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惠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我立即感到自己已得重生,乐园的门大开,让我进入。圣经的一切话语有了新意义。”马丁路德“福音体验”的重大意义在于
A. 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B. 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C. 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D. 使宗教神权、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遭到沉重打击
15世纪,意大利人开始用各种地方性通俗语言文字翻译拉丁文《圣经》,这一现象说明
A. 天主教会已经放松思想控制
B. 宗教改革在意大利已经有了较大影响
C. 人文主义思想在意大利兴起
D. 通俗语言文字取代拉丁文成为官方文字
(题文)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我是凡人,只要凡人的幸福。”路德说:“我是一个人,这个头衔比君主还要高些。原因是神未曾创造君主,神唯有创造人,使我成为一个人。”两人思想的实质是
A. 人比上帝和君主重要
B. 反对宗教信仰,强调人的追求
C. 打击天主教神学思想
D. 重视现世生活,反对教会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