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认为,智者学派“把作为思想的简单概念……一般地应用到社会对象上去,并且使它深入到一切人事关系中去”。黑格尔评论的着眼点在于
A. 智者学派催生了雅典的民主制度
B. 智者学派对社会改革的推动
C. 近代西方哲学来源于智者学派
D. 智者学派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人
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在其著作《焚书》里曾经说:“市井小夫,身履是事,口便说是事。作生产者但说生产;力田者说便力田,凿凿有味,真有德之言,”亦说“商贾亦何鄙之有?”这表明李贽
A. 基本的经济观和民生观
B. 主张重农抑商政策
C. 主张经世致用的思想
D. 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A. 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 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 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 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有学者认为,王阳明“致良知”“知行合一”等主张,摆脱了长期的文字训练和经典阅读,是一种简单直截、当下即是的工夫,所以能够引发中下层老百姓的极大兴趣。这主要说明王阳明的“心学”
A. 其核心思想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B. 只对当时的中下层老百姓产生了影响
C. 在当时起到了一定的思想变革的作用
D. 直接推动了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发展
朱熹说:“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欲能无?”。“同是事,是者便是天理,非者便是人欲。如视听言动,人所同也。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在该材料中,朱熹要表达的本意是
A. 人不能存在正常的欲望 B. 人欲指的是违反了社会规范的欲望
C. 人欲与人的正常欲望是同一概念 D. 人欲与天理是一致的
宋朝大儒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当时学者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
B.体现了理学家们关注国计民生的价值取向
C.说明理学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D.说明理学在当时有利于维护社会政局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