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时期灾异频发。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常下罪己诏。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w.w.w.k.s.5 u.c.o.m这体现了
A. “天人感应”学说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C. “大一统”的主张 D. “三纲五常”学说
孔子主张“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李斯提出“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材料说明
A. 法家吸收了儒家思想
B. 大一统思想由来已久
C. 儒家遭到了法家的批判
D. 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荀子曰:“礼之所以正国也,譬之犹衡之于轻重也,犹绳墨之于曲直也,犹规矩之于方圆也。”胡适讲到:“礼字广义颇含法律的性质。儒家的‘礼’和后来法家的‘法’同是社会国家的一种裁制力。”这表明
A. 先秦统治强调“隆礼重法”
B. 礼制是诸侯治国的依据
C. “礼”和“法”功能异步同趋
D. 儒家和法家有渊源关系
《论语》提到天命的次数仅有三次,远远少于礼和仁的次数。老子重视天人关系,他认为:“人法地,地法灭,天法道,道法自然”。这
A. 说明了顺天有为的主张
B. 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
C. 折射出不同的人生追求
D. 本质上都赞成天人感应
简答题。
(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有哪些?
(2)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它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在我们这里,每一个人所关心的,不仅是他自己的事务,而且也关心国家的事务;就是那些最忙于他们自己的事务的人,对于一般政治也是很熟悉的——这是我们的特点;一个不关心政治的人,我们不说他是一个注意自己事务的人,而说他根本没有事务。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因为我们认为言论和行动间是没有矛盾的;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冒失开始行动。这一点又是我们和其他人民不同的地方
——摘自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 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应该服从,另有些人生来就注定要统治;……男子生来就是上等的,女子则是下等的,前者治人,后者治于人……
——亚里士多德
材料三 移民要想获得雅典的公民权更为困难,不管他们在阿提卡(雅典位于阿提卡半岛)居住了多长时间。这些外来人当时的官方名称是迈提克,他们登记注册时要写明是生活在“庇护人”(即当地雅典公民)所在的区。从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开始,他们还要缴纳“投票税”,男人每年12德拉马赫,女人每年6德拉马赫,虽然数额不算高,但在意识形态方面却有深意。虽然迈提克有可能获得某种特权,但他们要想得到公民权通常是很难的。
回答:
(1)通过演说说词分析,雅典公民在城邦政治中占有何种地位?
(2)伯利克里认为雅典民主政治有哪些优势?(至少列)为此他采取了哪些措施?
(3)你是否赞成伯里克利演说的内容?请根据材料二、三简要阐述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