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14年5月《纽约时报》中文网10日刊登题为《中国把“门罗主义”用到亚洲》的评...

2014年5月《纽约时报》中文网10日刊登题为《中国把“门罗主义”用到亚洲》的评论文章指出,一个更强大的中国“可能会试图把美国挤出亚太地区,就像美国在十九世纪把欧洲大国挤出西半球那样。”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A. 中美实现了亚太地区利益新平衡

B. 中国的崛起威胁到美国的安全

C. 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D. 中美冲突必然影响到世界安全

 

C 【解析】 A项不符合史实,中美还远未实现亚太地区利益新平衡,故错误;中国崛起是和平崛起,不可能威胁到美国的安全,故B项不符合史实;材料推断中国具备了在亚洲地区与美国对抗的潜在可能,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弱化美国的单极企图,从而有利于多极化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既没有提到“中美冲突”,也没有涉及“世界安全”,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马克思曾这样评价巴黎公社:“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文件,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趋势。”这段话反映了

A. 巴黎公社的战士有着英勇斗争的精神

B. 巴黎公社的无产阶级政权性质

C. 巴黎公社是当时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D. 巴黎公社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

 

查看答案

从革命性质分析,俄国革命实际上经历了三种革命:即发生在彼得格勒和莫斯科等工业中心的无产阶级革命,发生在广大农村的以农民夺取土地为主要方式的农民革命,发生在民族地区的民族革命。最终,力量弱小的布尔什维克党赢得并巩固了政权。据此判断,俄国革命的成功主要是由于

A. 有效调动了各种社会力量

B. 坚持了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

C. 坚持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

D. 一战激化了国内各种矛盾

 

查看答案

马克思、恩格斯以“叙述历史”的方式共同撰写了《共产党宣言》。《宣言》迄今是全球公认的“传播最广的社会政治文献”,是世界各国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指南。这一“政治文献”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爆发

B. 继承传统理论的成果

C. 近代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D. 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查看答案

学完“欧美各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这一章节内容后,一个学生对欧美主要国家政治现代化进程的特点分别用了四个成语加以概括:“循序渐进”“借尸还魂”“循环往复”“独辟蹊径”。其对应的国家分别是

A. 德、英、法、美

B. 英、德、法、美

C. 法、美、德、英

D. 美、英、法、德

 

查看答案

1871年颁布的《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领土由下列各邦组成:普鲁士与劳恩堡、巴伐利亚、萨克森、符腾堡、巴登、黑森……吕贝克、不来梅和汉堡,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这表明德国

A. 帝国皇帝凌驾联邦议会之上

B. 用法律的形式巩固战争成果

C. 各邦在联邦内享有不同的立法权

D. 独立立法主权构成的联邦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