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宪法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一章放在“国家机构”之前,使本次修宪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据此可知,这次修宪“新”在
A. 凸显了宪法保障人权的核心价值
B. 体现对人文主义的一贯追求
C. 表明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的委托
D. 反映了主权在民的宪法原则
(题文)美国总统卡特曾说:“我们本以为(发布中美建交公报)在全国和国会内部会发生严重对立,然而这并没有成为现实……整个世界几乎都是清一色正面的反应。”这说明中美建交
A. 得到美国国内民众一致赞同
B. 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
C. 标志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破产
D. 致力于构建和平世界
民国初年,镇江、扬州等地举行新式婚礼,有证婚人演说、新人行三鞠躬礼,围观者有上千人。时人有诗云:“无媒婚嫁始文明,莫雁牵羊礼早更。最爱万人齐着眼,看侬亲手挽郎行。”这一社会景象说明
A. 包办婚姻仍是普遍现象 B. 国人普遍接受西方礼仪
C. 传统婚俗已经彻底废除 D. 辛亥革命推动移风易俗
毛泽东认为“卢沟桥中国军队的抗战,是中国全国性抗战的开始。”但在1937年11月上海、太原失陷时,毛泽东认为当时“全面抗战还没有来到”。这是因为
A. 国民政府不能组织大规模的抵抗
B. 毛泽东对抗战形势的认识不断发展
C. 当时的抗战还没有充分动员人民群众
D. 中国的抗日战争还处在防御阶段
电影《建党伟业》讲述从1911年辛亥革命后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时间内的历史故事与风云人物。你将从这部电影中看到哪些场景:
①1916年,袁世凯在复辟帝制失败后抑郁而终;
②1918年,胡适在课堂上向学生讲授白话文的优点;
③1919年5月4日,北京的青年学生上街游行;
④1921年,中共一大制定了第一个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④
在辛亥革命的下列成果中,最能反映中国近代民主政治走上新台阶的是
A. 推翻“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
B. 颁布了《临时约法》开始民主宪政的历程
C.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 按“分权与制衡”的原则建立新的政权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