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但是,1907年,部分会员联合会党成立共进会,宣扬反满的民族主义。1910年,部分对孙中山不满的同盟会会员在东京重建光复会。1911年7月,同盟会中部总会成立,其宗旨放弃了“平均地权”。20世纪初同盟会的分化
A. 迟滞了反清革命的爆发
B. 放弃了暴力革命的主张
C. 导致了革命队伍的瓦解
D. 隐藏了革命失败的危机
下图为发表于1911年12月14日《神州日报》的时事漫画《万目一的》。此漫画反映民众
A. 触发武昌起义
B. 反对君主专制
C. 欢庆民国成立
D. 声讨帝制复辟
近代四川有一首民谣:“自从光绪二十八年把路办,银子凑了万万千,也有官的商的款,最可怜的庄稼汉,一两粮也出这项钱。要办路因为哪一件?怕的是外国占路权。”与该民谣相关的历史事件
A. 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 加速清朝政府的垮台
C. 促使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
D. 推动国民革命的兴起
参加过辛亥革命的林伯渠曾感慨地说“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在林老看来,辛亥革命
A. 政治意义常被低估
B.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在反封建方面意义重大
D. 因群众基础薄弱而失败
“中华民族”概念是在20世纪初出现的,最初只是指代汉族。但在1913年初各蒙古王公及其代表发表声明:“我蒙同系中华民族,自宜一体出力,维护民国。”“中华民族”内容的变化反映出
A. 辛亥革命使各民族间真正实现了平等
B. 中华民国的建立有助于现代国家认同
C. 《临时约法》使近代国家观念得到传播
D. 中华民国成立推动中华民族意识形成
下图是辛亥革命期间的漫画,下列选项中符合漫画主题的是
A. 武昌起义的爆发
B. 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C. 清帝退位
D. 清朝的强大,光芒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