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当代作家陈杰创作的长篇小说《大染坊》以陈寿亭艰难创...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当代作家陈杰创作的长篇小说《大染坊》以陈寿亭艰难创业为主线,谱写了一曲民族工业的悠长挽歌。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晚清民国时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清朝末年,父母早亡的乞丐陈六子被善良的周村通和染坊周掌柜收留,留在染坊做小伙计,并改名陈寿亭。十年后,由于陈寿亭经营得法,通和染坊渐渐挤垮了其他的染坊,成了周村最大的染坊。之后,陈寿亭同张店大户卢老爷共冋在青岛创办了大华染厂,留学德国学习染织归来的卢家长子卢家驹担任董事长,从此走上了工业印染之路。“五四”运动爆发后.陈寿亭拿出积压的窄幅布,让学生做成游行的横幅,既支持了爱国运动又为自己作了广告,大华染厂及飞虎牌染色布名震青岛,逐渐成为山东的第二大染厂。”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难民纷纷乘船到青島逃难.陈寿亭又收留了一大批逃难的东北染厂的职工并加以抚恤。期间,陈寿亭断然拒绝了与日本商人的合作,借着抵制日货运动以及与上海林氏印柒厂的合作,进一步发展成为青岛印染界的大亨。随着时局的艰难,陈寿亭改往济南发展。七七事变后,济南各界把韩复榘看成了救星,希望他能凭借黄河天险,挡住日本人。不料,韩复榘却弃城逃跑。陈寿亭对这个国家彻底失望,生日宴上吐血而亡。

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单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情节:大华染厂的创立与发展 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曲折发展。 概述: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松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中国出现了创展民族工业的热潮。辛亥革命前后,在民国政府的鼓励下,在“实业救国”思潮影响下,民族资本家的投资热情高涨,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评价: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但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由于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在发展中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和妥协性。其他情节如“五四”运动中捐布,“九一八”事变后收留难民、抵制日货、韩复榘弃城等亦可。 【解析】 由材料“《大染坊》以陈寿亭艰难创业为主线,谱写了一曲民族工业的悠长挽歌。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晚清民国时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可见材料围绕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而设定论题。论述时要结合民族资本发展的各个典型发展阶段,说明影响发展的具体因素。结论要指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本主义受到三座大山的压迫,难以健康成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2世纪,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主要把丝和丝织品送给了出使诸国,而后开通了陆上丝绸之路,远及中亚。汉至唐初,交往以“敦睦邦交”为主,逐渐建立起西域都护、北庭都护府等军政机构,实现有效的控制,曾出现“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的盛况。“安史之乱”后陆路渐趋衰落。中唐至两宋时,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兴盛,尤其在两宋时,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通达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政府还在广州、泉州、明州等12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并制定市舶法,不许官员经营海外贸易、买卖外商货物。此时市舶贸易分官营和私营,以后者为主。进出口货物达400种,主要出口纺织品、金属及制品、陶瓷品、茶叶等商品。宋代市舶贸易税成为财政的重要收入,一度占国家总收入的20%。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15世纪末开始的地理大发现使欧洲发现了世界,世界也从此向欧洲人敞开。在这以前,只有各民族相对平行的历史,而没有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16世纪末17世纪初,远航需要政府特许和自备装备。为筹集远征的资金,西欧早期的航海家都到处奔走,向葡萄牙、西班牙、法国和英国宫廷求助,更多的是求助于商人组建大型国际商业公司。这些船队只对股东负责,政府作为股东授以海外贸易的专营特权,鼓励本国造船业,保护本国海外商业利益,支持开拓海外殖民地。到1800年,拉丁美洲的矿场每年大量流往欧洲的金银产值为四千万美元,正如马克思所指出,“是用血与火的文字,写在人类的编年史中的”。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流经济理论影响力演变曲线图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以中唐为界,概括古代中国走向世界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变化原因。

(2)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欧洲人通向外部世界与中国的不同,并结合所学加以简要评价。

(3)说出B曲线代表的经济理论及与这一理论产生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20世纪80年代以后A理论影响力重新得到显著提升的原因?

 

 

查看答案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联邦德国政府先后同苏联、波兰、民主德国签订了条约,相互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维护和平;并与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等国建立外交关系。这些做法

A. 有利于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

B. 扩大了美苏两国之间的矛盾

C. 削弱了资本主义阵营的力量

D. 反映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查看答案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建立初期,其资金主要在美国筹措,且该银行贷款必须由贷款国政府担保,贷款用途主要是购买美国商品。由此可知,该机构

A. 标志着美国经济霸权的建立

B. 推动了世界各国经济的复兴

C. 使贷款国的工业化进程加快

D. 是美国资本扩张的重要工具

 

查看答案

1984年10月,中央决定:将国营企业应当上交国家的利润按11种税种向国家交税,税后利润归企业自己安排使用。此规定

A. 强化了国家对企业的管理

B. 减轻了企业的税收负担

C. 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D. 提高了企业工人的待遇

 

查看答案

1982年国务院进行机构改革,国务院的部委办、直属机构从100个减为61个,人员编制从原来的5.1万人减为3万人。而在1988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则撤销了煤炭工业部、石油工业部、核工业部、航空工业部、航天工业部,组建能源部、航空航天工业部。由此可知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起步

B. 政府职能调整转变已经实现

C. 机构改革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D. 依法治国方针得到全面贯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