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维钧回忆他在20世纪初与梅兰芳交往时说道:“有人介绍我和梅兰芳初次见面时,他对我打千(介乎作揖和下跪之间的礼节),其实我不过是外交部的秘书。两年以后我们再次见面时,他向我鞠躬而未打千。以后他从国外演出归来,我们又见面了。从那以后,我们只是握手。”这些变化说明
A. 平等意识逐渐增强
B. 近代风俗中西合璧
C. 传统礼仪不复存在
D. 演员地位逐渐提高
辛亥革命前,“断发易服”的呼声日益高涨。有人将戊戌维新的失败归咎为“变法之初不先变发”,一些海归留学生认为“今之辫、服,牵掣行动,妨碍操作”。这些观点
A. 表明“断发易服”具有观念变革意义
B. 说明维新运动没有涉及社会生活领域
C. 揭示了维新变法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
D. 反映出维新运动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史学界曾有人对1872-1894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作了比较详细的统计分析,并绘制出下列统计图表。我们由此统计表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后发展迅速
B.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实力雄厚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狭缝中艰难成长
D.自然经济已经退出了中国经济舞台
甲午战后,原有洋务企业进行了改制,多数官办、官督商办企业被商办企业所代替,如1896年湖北机器织布局实行股份制改造后,“竟赢余十八万金,除以十五万金还清旧债外,仍余三万金”。由此可知
A. 清政府财政经济严重困难
B. 清政府逐渐调整了经济政策
C. 洋务企业最终走向了破产
D. 中国企业开始了股份制尝试
从1849到1911年,清政府财政收入中的农业税收入由77%下降到16%,而工商杂税收之入(包括盐课、关税、厘金、官业收入、杂税等)则由23%上升到69%,影响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B. 清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C. 中国对外贸易由入超转为出超
D.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19世纪中叶,为处理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成堆难题,英国通过公共卫生立法,在中央建立了专门的中央卫生机构,从总体上指导和监督英国的公共卫生管理;在地方建立相应的地方卫生机构,具体实施公共卫生的管理。这反映了
A. 城市化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B. 工业革命推动了政府职能的健全
C. 英国加强了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D. 英国已经建立了完备的法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