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成祖设立内阁,阁臣的官秩仅五品,权位远逊于六部尚书。明后期,张居正任内阁首辅时...

明成祖设立内阁,阁臣的官秩仅五品,权位远逊于六部尚书。明后期,张居正任内阁首辅时“威柄之操,几于震主”。明代阁臣权力的变化

A. 抑制了皇权的过度膨胀

B. 使内阁成为最高决策机构

C. 提高了国家的行政效率

D. 加剧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C 【解析】试题据材料提到,阁臣的官秩仅五品,权位远逊于六部尚书。明后期,张居正任内阁首辅时“威柄之操,几于震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阁臣权力的变化有利于提高国家的行政效率,故C正确。内阁是皇权专制的产物,不可能抑制皇权的过度膨胀,故A排除。内阁不是法定的最高决策机构,故B排除。内阁不是宰相,与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无关,故D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朝时分封封号有的还具有地名因素,如楚王、蜀王、鲁王等,且必须就藩(到封地去居住);清朝的分封封号则大都是礼节性的,如恭亲王、果亲王、睿亲王等,且一律在京居住。这从侧面反映出

A. 君主专制的加强

B. 分封制日渐徒具其名

C. 中央集权的加强

D. 宗室诸王地位的提高

 

查看答案

钱穆曾说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是皇帝的内厅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钱穆认为皇帝成为政府的真正领袖是因为

A.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B. 元朝实行一省制,下总百司

C. 明朝废除了丞相制度    D. 清朝设军机处,皇权高度集中

 

查看答案

明太祖朱元璋贬孔子而删《孟子》。他曾下令全国停止对孔子的祭祀,未能如愿之后,又命令臣下删掉《孟子》原文85条,只剩下100多条,编了一本《孟子节文》,又专门规定,科举考试不得以被删的条文命题。这表明当时

A. 朱元璋反对儒家思想

B. 文化专制的加强

C. 儒学丧失了社会基础

D. 儒家正统地位受到严重冲击

 

查看答案

(题文)《元史·百官志七》记载:“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互为表里。据此判断,元代行省

A. 掌地方军政大权,且不受中央节制

B. 具有中央派出机构和地方最高行政机关的双重性

C. 延续了北宋以来“强干弱枝”的行政管理体系

D. 否定了秦汉以来的郡县制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

时期

两宋

明淸

比例

50%以上的进士

43%的进士

任官前出身

平民

贫寒家庭

 

 

A. 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

B. 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

C. 促进人口比例的变动

D. 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拨和公平、公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