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说:“儒家认为君王是介于人类和自然力之间的……只要他顺应...

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说:“儒家认为君王是介于人类和自然力之间的……只要他顺应天时,广行善事,他就能维持人与自然间的普遍协调。因此,认为天灾是由于君王有了过错,这种说法就是合乎逻辑的了。”最早提出这种观点的是

A. 孔子

B. 荀子

C. 董仲舒

D. 朱熹

 

C 【解析】试题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涉及天人关系,指出君主应“顺应天时”,天灾是由于“君王的过错”,符合董仲舒新儒学的天人感应思想,选择C项符合题意;A项对鬼神要敬而远之;B项人定胜天的思想;D项“存天理,灭人欲”。所以答案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儒家思想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始终贯彻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A. 从个人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B. 人不分平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C. 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

D. 通过学习和实施法则,可以使小人变成君子,普通人变成圣人

 

查看答案

下表为《史记》有关西汉前期“无为而治”的历史叙述。据此判断,“无为而治”

记述

出处

(汉初)“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汉初)“因民之疾秦法,顺流与之更始。”

《史记·萧相国世家》

“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史记·吕太后本纪》

“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遏水旱之灾,民则家给人足。”

《史记·平淮书》

 

 

A. 推动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

B. 缓和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

C. 顺应了小国寡民的社会心理

D. 保证了地方自主发展的权力

 

查看答案

宋代以来,藏书者随之增多,家藏万卷甚至十万卷者大有人在。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A. 装订技术的提高

B. 造纸术的改进

C. 印刷技术的革新

D. 科举制的盛行

 

查看答案

丰子恺认为“文艺之事,无论绘画,无论文学,无论音乐,都须具有艺术的形式,表现技巧,与最重要的思想。”下图是丰子恺先生用毛笔勾勒出的一幅水墨简笔画,创作于1945年,该图的题字是“炮弹做花瓶,世界永和平”。对此漫画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是一幅诙谐而又意境深远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中国画

②作者用艺术的形式表达忧国忧民的思想

③反映了人民铸剑为犁、重建家园的愿望

④表现了内战爆发后作者对和平的渴望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认为:“盖亭林论学,本悬二的:一曰明道,一曰救世。其为《日知录》,又分三部:曰经术,治道,博闻”。梁启超认为此人的学术思想的特点是

A. 救亡图存

B. 内圣外王

C. 格物致知

D. 推故致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