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题文)1532.纪英国在光荣革命后走上了宪政之路,国王的力量已经很有限了,国王...

(题文)1532.纪英国在光荣革命后走上了宪政之路,国王的力量已经很有限了,国王在法律的牢笼中变得温顺;国家在众多人手中运行;随着经济的增长,个人权力永远不能再左右国家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9年,威廉接受了阐明国会至高无上的《权利法案》。这一法案规定:国王不能中止法律;除非经国会同意,不得提高税收或保持军队;若没有法律手续,不可逮捕和拘留臣民。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本国法律和法令的确认:鉴于英国法律是英国人民与生俱来的权利,因此,凡得登上英国王位的国王和女王,都应依照英国法律的规定管理政务,他们所属官吏和大臣也都应按照同样的法律为国王效力。

——《英国王位继承法》(1701年)

材料三  (18世纪英国)国王是议会的一部分,所以也是他适当享有立法权的理由。……1760年乔治三世即位,他把乔治一世时起几乎一直在执政的辉格党人赶下台,开创了一直延续到1830年的托利党人独霸的局面。……革命民主主义者潘恩的批评最为深刻,他说:“尽管我们十分聪明,曾经对专制君主政体关门下锁,但同时我们也十分愚蠢,曾让国王掌握了钥匙。”

——阎照祥《英国虚君制的逐步形成》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权利法案》得以颁布的背景,这一法案有何重要意义。

(2)材料二文件体现了哪些重要民主理念?材料一、二有什么关系?

(3)据材料三,概括18世纪英国国王拥有的权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上半期英国人针对这一状况是如何推进其民主进程的?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近代以来英国政治体制演进的基本趋向。

 

(1)背景:资产阶级革命或光荣革命胜利;国王与议会之间的妥协。意义:限制了国王的权力;保障了议会的权力;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体制确立。 (2)理念:主权在民;法律至上。关系:继承与发展。 (3)权力:部分立法权;控制内阁,掌握行政权。推进:1832年议会改革。 (4)基本趋向:国王逐渐统而不治;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立宪体制不断完善。 【解析】 试题(1)对于《权利法案》颁布的背景,可以依据所学知识,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标志以及国王与议会之间妥协的角度来概括归纳答案,从而回答出《权利法案》颁布的背景;对于《权利法案》的重要意义,可以结合所学,从限制了国王的权力、保障了议会的权力以及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角度回答。本小题对学生的概括能力要求较高,所以阅读材料,提炼材料中的信息点尤为重要。 (2)文件体现的重要民主理念,可以依据材料二中“鉴于英国法律是英国人民与生俱来的权利,……他们所属官吏和大臣也都应按照同样的法律为国王效力”的信息来概括“理念”;材料一、二之间的关系,可以依据材料一中《权利法案》颁布以及材料二中法律之上的角度来概括“关系”。概括时应紧扣材料的关键信息点总结归纳。 (3)概括18世纪英国国王拥有的权力,可以依据材料三中“享有立法的理由,开创了一直延续到1830年的托利党人独霸的局面,……曾让国王掌握了钥匙”的信息来概括“国王的权力’;如何推进其民主进程,可以依据所学英国工业革命后议会改革的知识内容来思考作答。 (4)三则材料主要论述的是英国政体演进的趋势,依据所学知识内容并结合材料中如何完善君主立宪制,可以从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以及君主立宪制不断完善、议会改革等角度思考,将相关知识串联起来概括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不同的地区,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古代希腊的民主与今天西方的民主不能完全相提并论。在雅典,城邦的所有公民都有可能亲自参加选举和表决,……

——许海山主编《欧洲历史》

材料三  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哪一个统治阶级,只要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议制的形式,只是具体方式有所不同。在代议机构的设置上,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两院制,有的实行一院制。

材料四  公元前452—公元前450年,罗马陆续编订了十二法表,镌刻在十二块铜牌上,公布于罗马广场,史学家认为“这是平民的胜利”。

材料五  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在他所著的《罗马法精神》一书中写道:“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指基督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为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的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持久的征服。”

(1)材料一中的图片反映了古代雅典的哪一项具体制度?它体现了什么原则?

(2)依据材料二、三指出,与西方现代民主相比古代希腊民主的特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3)根据材料四,为什么罗马镌刻十二铜表法公布于罗马广场“这是平民的胜利”?

(4)根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说明罗马帝国“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持久的征服。”

 

 

查看答案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以古代中国、古代希腊为代表的东西方文明曾经彼此交融、相映生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图1所反映的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是什么?与图2相比,图3反映的政治制度有何变化?三者最基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2)图2所示三省的职能分别是什么?有人认为,材料一说明了唐朝时期的中国已经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治体制,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趋势。

材料二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正、乾隆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行之府矣

材料三  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就是就某些议案展开辩论。雅典人认为,烦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的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

(4)根据材料二、三,说明古代中国和古代雅典军国大事的决策方式及其造成的结果的差异。

(5)上述三则材料说明了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政治制度有何根本差异?

 

 

查看答案

1845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禁止总统在未经过国会同意拨款的前提下授权建造海上缉私船。总统约翰·泰勒否决了该法案,但国会推翻了总统的否决。根据美国宪法,随后( )

A. 这项法案将会自动生效    B. 国会将自行建造缉私船

C. 最高法院可废除该法案    D. 总统可再次否决该法案

 

查看答案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指的是

A. 摆脱殖民统治,建立了第一个民族独立国家

B. 两党竞选,确立了现代典型的两党制

C. 实现主权在民,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

D. 实践启蒙思想,建立了总统共和制

 

查看答案

“现在几乎达到国家蒙受耻辱的最后阶段了。……我们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小的缺点,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建筑物的必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汉密尔顿所说的“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是指

A. 邦联体制

B. 奴隶制

C. 联邦体制

D. 政党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