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40年代,画家邵恒秋(1916-2006)创作的漫画《日本的今昔》,刊载在《抗建通俗画刊》上。漫画所揭示的主题是
A. 日本侵华改变策略
B. 国共合作持久抗战
C. 民族觉醒抗战必胜
D. 国际联合日本必败
下表为近代中国棉质土布在国内棉布市场上的比重统计。据此可知,中国
A. 传统棉纺织业仍然具有生命力
B. 近代民族工业抵制了列强经济侵略
C. 农村自然经济逐步丧失统治地位
D. 实行了保护本国传统手工业的政策
19世纪七八十年代,郑观应的《盛世危言》是鼓吹学习西方最负盛名的著作,但其开头一篇却是《道器》,大讲中学为道,西学为器。郑观应此举
A. 顺应了民族文化自卫心理的需要
B. 希望中国开始吸收和接受西学
C. 体现了独尊中华鄙夷外邦的观念
D. 试图回避以夷变夏的攻击锋芒
魏源在《海国图志》对英国有如下描述:“大事则三年一会议,设有用兵、和战之事,虽国王裁夺亦必由巴厘满(议会)议允。国王行事有失,将承行之人交巴厘满议罚。”材料表明《海国图志》
A. 主要是介绍西方政治制度
B. 推动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
C. 借以表达反君主专制思想
D. 对君主制的反思走在时代前列
乾隆年间,“(江南地区)约计州县田亩,百姓所自有者,不过十之二三,余皆绅衿商贾之产”。该现象
A. 反映了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 说明了商业资本操控国计民生
C. 表明了自然经济已经开始瓦解
D. 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成长艰难
明朝时,出现了刘球、将钦、海瑞等一大批士大夫,他们与皇权抗争时表现出了不屈不挠、前仆后继的精神;同时,也有许多大臣撰写“青词”巴结崇道的世宗,相当部分土大大形成“阉党”。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是
A. 宦官权力的加强
B. 宰相制度的废除
C. 士大夫信仰的丧失
D. 君主专制的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