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启蒙运动则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这三者都
A. 着重强调人的平等自由
B. 推进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C. 具有鲜明的反封建特征
D. 促进欧洲思想的彻底解放
当博尔顿和瓦特联手制造第一台蒸汽机时,英国国王前来参观他们的工厂。国王问博尔顿正在忙什么,博尔顿说:“陛下,我正忙于制造一种君主们梦寐以求的一种商品。”国王不解地问这商品到底是什么,博尔顿回答说:“是力量,陛下。”这种“力量”带来的直接作用是
A. 导致工厂制度的普遍建立
B. 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普及
C. 引发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
D. 促进了许多工业城市的形成
“就人类文明史而言,它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取得过如此之大的成就。”“它”指的是
A. 哥白尼的“日心说”
B. 牛顿的力学理论体系
C. 达尔文的进化论
D. 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现象
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在其著作《资本主义论丛》中曾经指出,18世纪的欧洲:“礼拜堂日趋没落、实验室欣欣向荣”。与这一现象的出现无关的是( )
A. 宗教改革 B. 文艺复兴
C. 启蒙运动 D. 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薄伽丘《十日谈》中有个《裁判官的故事》。故事描述了一个财主在酒后说了句:“他正在喝的美酒,就连耶稣都可以喝”,结果被宗教裁判所判处火刑。后来他疏通关系,还“献上一大块‘肥膏’,让神父涂在眼上,也好医治修士见钱眼红的毛病。”最后被释放回家。该故事主要意在
A. 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B. 倡导人生及时行乐并崇尚理性与科学
C. 反对教会的禁欲苦行并讽刺教会的腐败
D. 抨击教会的贪婪和“灵魂获救”的骗局
卢梭生前遭人唾弃,死后却受人膜拜。卢梭的遗体于1794年以隆重的仪式移葬于巴黎先贤祠。他的棺木外形也设计成为乡村小寺庙模样。从正面看,庙门微微开启,从门缝里伸出一只手来,手中擎着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对火炬寓意解读最准确的是
A. 照亮法国的自由之路
B. 直接点燃了法国大革命的烈火
C. 这只火炬让卢梭玩火自焚
D. 这只火炬让欧洲人民看到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