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见下图。
材料二 早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就预言电的伟大革命力量,认为“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
——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材料三 随着广播、电视和其他电子媒介的出现,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地球村的概念由此产生……地球村的概念也同样意味着全球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而不只是两百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大拼盘。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信息及其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电力与蒸汽动力相比具有的优越性。
(3)根据材料三,分析“地球村”的特点。列举近代以来三次工业(科技)革命中,对“地球村”的形成起直接推动作用的科技发明(各举一例)。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智者学派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伦理规范等,热衷于探讨政治和法律问题。
材料二 奴隶制不合人性,追求所有人“平等”。
——以上两则材料出自岳麓版、人教版教科书内容
材料三 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
《蒙娜丽莎》 《西斯廷圣母》
材料四 世俗的权利受上帝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世界中执行他的职权,不要加以任何限制。不论任何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女、修士,世俗权利都有权来管他。
——马丁·路德
材料五 以下是启蒙运动时期一些思想家的言论孟德斯鸠:这个禁欲的职业(神职)摧残了许多人,即使瘟疫与最惨烈的战争也从来不至如此。
伏尔泰: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
卢梭: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处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康德: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
(1)据材料一、二,指出智者学派对“人”的认识。
(2)据材料四,指出马丁·路德的主要观点。据材料五,概括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思想。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阶段及各阶段的主要特征。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
——卞孝萱《韩愈评传》
材料二 19世纪末,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二书,认为汉代以来儒学者奉为经典的《周礼》《左传》等书,是汉代学者为王莽篡汉而伪造的,影响恶劣,导致“中国之民,遂二千年被(遭受)暴主夷狄之酷政”。
——张海鹏《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孔子生长封建时代,所提倡之道德,封建时代之道德也;所垂示之理教,即生活状态,封建时代之孔教,封建时代之生活状态也;所主张之政治,封建时代之政治也。封建时代之道德、理教、生活状态、政治,所心营目注,其范围不越少数君主贵族之权力与名誉,于多数国民之幸福无与焉。何以明之?儒家之言,社会道德与生活,莫大于礼;古代政治莫重于刑。
——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在内容上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有所发展。
(2)根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关于儒学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的目的。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陈独秀批判儒学思想的着眼点及背景。
卡契在评论19世纪某一作家时认为:“(他的)伟大之处在于,尽管他有那些政治与意识形态上的偏见,他依然用未受污染的眼睛观察所产生的矛盾,并忠实地描述他们。”据此判断,这一评论所指的作家是
A. 雨果
B. 巴尔扎克
C. 薄伽丘
D. 莎士比亚
有学者认为:“邓小平继承和借鉴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想,并同时发展和提升了这—思想。”邓小平的“继承和借鉴”主要表现在
A. 引进外资并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发展
B. 大力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
C. 实行固定的粮食税以减轻农民负担
D. 废除了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
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新中国教育工作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1958年9月,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83年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反映出新中国的教育方针
A. 长期“左”倾冒进
B. 具有时代性
C.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D. 缺乏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