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智者学派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伦理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智者学派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伦理规范等,热衷于探讨政治和法律问题。

材料二  奴隶制不合人性,追求所有人“平等”。

——以上两则材料出自岳麓版、人教版教科书内容

材料三  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

《蒙娜丽莎》      《西斯廷圣母》

材料四  世俗的权利受上帝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世界中执行他的职权,不要加以任何限制。不论任何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女、修士,世俗权利都有权来管他。

——马丁·路德

材料五  以下是启蒙运动时期一些思想家的言论孟德斯鸠:这个禁欲的职业(神职)摧残了许多人,即使瘟疫与最惨烈的战争也从来不至如此。

伏尔泰: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

卢梭: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处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康德: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

(1)据材料一、二,指出智者学派对“人”的认识。

(2)据材料四,指出马丁·路德的主要观点。据材料五,概括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思想。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阶段及各阶段的主要特征。

 

(1)认识:人是社会的人,应遵从法律和社会习俗;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2)观点:世俗权力高于神权。 (3)思想:张扬个性、享受生活;宣扬平等人权;强调理性。 (4)第一阶段: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古希腊时期。特征:强调人的个性价值,自由享乐,关注人的精神生活。 第二阶段:人文主义精神的重建,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特征:反对神权和宗教桎梏,崇尚科学,平等自由,关注人的世俗生活。 第三阶段:人文主义精神的成熟,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特征:理性、科学;人权、法制;自由平等。 【解析】 试题(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概括材料的能力。根据材料“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伦理规范等,热裹于探讨政治和法律问题”可知:人是社会的人,应遵从法律和社会习俗;根据材料“追求所有人平等”可知是所有人平等。 (2)主要考查学生概括材料、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依据材料文字“世俗的权利……不要加以任何的限制”可知,马丁•路德主张世俗权力高于神权。宗教改革是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的反封建,反对宗教的繁琐仪式和教皇特权地位,适应新兴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要求。 (3)主要考查学生概括材料、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禁欲的职业(神职)摧残了许多人”体现了反对禁欲,张扬个性、享受生活;材料“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体现了人生来是平等的;材料“人是生而自由的”体现了自由平等、人权;材料“对运用自己的理智”体现了人非工具的理性批判精神。 (4)主要考查学生归纳、概括以及分析认知的能力。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对人文主义精神发展阶段的划分。材料一和二是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时期,这一时期主要以智者学派和古希腊三大哲学家为代表,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洞察宇宙,探索人生,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材料三和四是人文精神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主要的是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主要是反对神权和宗教桎梏,崇尚科学,平等自由,关注入的世俗生活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材料五是人文主义精神的成熟时期,这一时期主要的是启蒙运动,主张用理性主义批判封建制度和教权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反对君主专制、等级制度,为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

——卞孝萱《韩愈评传》

材料二  19世纪末,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二书,认为汉代以来儒学者奉为经典的《周礼》《左传》等书,是汉代学者为王莽篡汉而伪造的,影响恶劣,导致“中国之民,遂二千年被(遭受)暴主夷狄之酷政”。

——张海鹏《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孔子生长封建时代,所提倡之道德,封建时代之道德也;所垂示之理教,即生活状态,封建时代之孔教,封建时代之生活状态也;所主张之政治,封建时代之政治也。封建时代之道德、理教、生活状态、政治,所心营目注,其范围不越少数君主贵族之权力与名誉,于多数国民之幸福无与焉。何以明之?儒家之言,社会道德与生活,莫大于礼;古代政治莫重于刑。

——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在内容上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有所发展。

(2)根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关于儒学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的目的。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陈独秀批判儒学思想的着眼点及背景。

 

查看答案

卡契在评论19世纪某一作家时认为:“(他的)伟大之处在于,尽管他有那些政治与意识形态上的偏见,他依然用未受污染的眼睛观察所产生的矛盾,并忠实地描述他们。”据此判断,这一评论所指的作家是

A. 雨果

B. 巴尔扎克

C. 薄伽丘

D. 莎士比亚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邓小平继承和借鉴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想,并同时发展和提升了这—思想。”邓小平的“继承和借鉴”主要表现在

A. 引进外资并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发展

B. 大力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

C. 实行固定的粮食税以减轻农民负担

D. 废除了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

 

查看答案

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新中国教育工作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1958年9月,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83年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反映出新中国的教育方针

A. 长期“左”倾冒进

B. 具有时代性

C.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D. 缺乏连续性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利用外国传教士、商人、船长和报纸编辑到镇口参观销烟的机会,询问各种鸦片、英国海军、汽船等情况;利用英船“杉达”号遇风沉没,受难船员逗留广州的机会了解英、美、土耳其等国的地理、文化知识。林则徐此举目的是

A. 促使清政府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B. 学习西方的历史和地理知识

C. 为反侵略的外交活动提供参考

D. 从思想领域抵制列强的侵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