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认为:“邓小平继承和借鉴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想,并同时发展和提升了这—思想。”邓小平的“继承和借鉴”主要表现在
A. 引进外资并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发展
B. 大力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
C. 实行固定的粮食税以减轻农民负担
D. 废除了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
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新中国教育工作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1958年9月,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83年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反映出新中国的教育方针
A. 长期“左”倾冒进
B. 具有时代性
C.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D. 缺乏连续性
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利用外国传教士、商人、船长和报纸编辑到镇口参观销烟的机会,询问各种鸦片、英国海军、汽船等情况;利用英船“杉达”号遇风沉没,受难船员逗留广州的机会了解英、美、土耳其等国的地理、文化知识。林则徐此举目的是
A. 促使清政府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B. 学习西方的历史和地理知识
C. 为反侵略的外交活动提供参考
D. 从思想领域抵制列强的侵华
新文化运动被称为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其主要依据是
A. 促进了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
B. 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C. 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D. 奠定了五四运动的思想基础
在近代中国,维新派和革命派都为国家的政治民主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以下关于两个派别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 针锋相对,势不两立
B. 齐心协力,相得益彰
C. 异曲同工,殊途同归
D. 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以下是中国各政治阶层在那一时期的政治言论,其共同诉求是
1865年 | 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
1894年 | 郑观应说:“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
1903年 | 章太炎说:“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
1913年 | 梁启超说:“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
A. 实现中国工业化
B. 实行民主政治
C. 启蒙与救亡并重
D. 推动中国近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