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鲁迅在小说《药》中写道,当时人们相信人血馒头能治好肺结核。华小栓得了肺结核后,其父亲用沾满鲜血的馒头给他治病,结果华小栓还是命丧黄泉。而人血馒头竟是由父亲从刑场上买来的革命烈士的鲜血做成的。这篇小说反映的时代病症是
A. 迷信与麻木
B. 痛苦与沉沦
C. 病急乱投医
D. 绝症与抗争
据美国沃克斯网站2017年2月3日的文章称,纵观历史,伽利略和牛顿等科学天才往往都相信占星术、炼金术和魔法等非常奇异的事物。这主要表明
A. 经典力学受到封建神学的冲击
B. 牛顿继承了伽利略的研究风格
C. 伽利略和牛顿开创了经典力学
D. 近代科学发展水平还不够深入
中西文化交相辉映,如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是同一时期的著名戏剧家。下列属于同一领域的文化名人且风格相近是
A. 李白与雪莱
B. 屈原与巴尔扎克
C. 王维与毕加索
D. 李清照与托尔斯泰
徐继畬在1844年《瀛环志略》手稿中,“英吉利”一节写了2429字,使用了21个“夷”字;而1849年最后辑著成的书稿中,“英吉利”一节长达7620字,却没有使用一个“夷”字。这种情况说明当时的中国
A. 鄙视西方的心理转向崇洋
B. 朝贡外交转向了近代外交
C. 传统的华夷观念受到冲击
D. 向西方学习已成时代潮流
清末举行的一次科举考试,论题为“《大戴礼》(即汉代戴德所编辑整理的《礼记》)‘保,保其身体;傅,傅其德义;师,导之教训’与近世各国体育、德育、智育同义论”,要求论证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同义。这反映了
A. 近代教育体制已经确立
B. “中体西用”治国理念的推行
C. 朝廷借科举倡导回归国学
D. 西方教育思想成为主流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记载:“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五代)始印五经以后,典籍皆为版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主要表明
A. 唐朝时雕版印刷广泛流行
B. 北宋时期活版取代雕版
C. 活字印刷有助于提高效率
D. 印刷术促进了宗教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