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记载:“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五代)始印五经以后,典籍皆为版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主要表明
A. 唐朝时雕版印刷广泛流行
B. 北宋时期活版取代雕版
C. 活字印刷有助于提高效率
D. 印刷术促进了宗教传播
公元前6世纪希腊哲学家色诺芬尼说:“人认为,神也是生出来的,会说话,有形体,穿戴和人相同。”这一观点
A. 反对天主教会权威
B. 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C. 具有唯物主义色彩
D. 否定宗教神话的作用
苏格拉底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据此可知,苏格拉底主张
A. “知识即美德”
B. 拯救人类心灵
C. “认识你自己
D. 追求生命价值
《西游记》中,孙悟空开始拜菩提老祖学修道成功,称“齐天大圣”;后来忠心不二地护送唐僧玄奘西行取经,获得“斗战胜佛”的法号。这反映了
A. 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了追求个性解放
B. 明朝文化艺术的世俗化趋势加强
C. 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取向
D. 儒、道、释三教合一成为一代思潮
“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
A. 促进文化教育普及
B. 塑造了中国人的价值信仰
C. 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D. 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西汉时灾异频发,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下“罪己诏”。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分析皇帝颁布“罪己诏”受哪一学说或主张的影响
A. “大一统”的主张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C. “天人感应”学说
D. “三纲五常”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