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

——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

材料二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汉书》

材料四  若元(元朝),则起逆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盖汉东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一万三千三百六十八里,唐东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南北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元史•地理志》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实行分封制度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秦朝实行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制度在当时的主要作用。

(3)根据材料三指出汉初又分封王侯的原因及影响。

(4)根据材料四概括元朝疆域状况的特点。为此,统治者实行了怎样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有什么意义?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特征。

 

 

(1)原因:西周疆域广大,兵力单薄(或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 (2)制度:郡县制 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的直接有效的控制,巩固了统一。 (3)原因:惩戒亡秦孤立之败(或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 影响:地方割据、叛乱,影响中央集权。 (4)特点:疆域辽阔。 制度:行省制度。 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5)不断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强化中央集权。(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 【解析】 (1)材料一中“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说明西周疆域扩大,兵力单薄是其实行分封制巩固统治的原因; (2)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二“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不难得出秦代在地方管理上实行郡县制。第二小问,结合所学,郡县制是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中央环节,直接作用是加强中央集权,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维护国家统一。 (3)第一小问,材料三文字“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割裂疆土,立二等之爵”说明汉初实行再分封是为了吸取秦亡的教训。第二小问,这一错误认识却直接导致了汉初的“王国问题”异常严峻,影响中央集权。 (4)材料四中文字“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说明元代疆域辽阔,元代为此而实行行省制度。第二小问,行省制的确立,从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统一,使中央集权在行政体制方面得到保证。行省制是中国行政制度的一大变革,对后世影响巨大。 (5)综合上述材料,不难发现中国地方管理制度与时代发展同步进行,但强化中央集权是其一直努力的方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傅斯年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一文中指出,能利用各地各时的直接材料,……材料愈扩充,学问愈进步,……地质、地理、考古、生物、气象、天文等学,无一不供给研究历史问题者之工具,……要把历史学语言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乃是我们的同志!对于上述观点理解最恰当的是(   )

A.傅斯年突出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B.傅斯年主张在史学研究中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

C.傅斯年认为历史学应该涵盖各种学科

D.傅斯年重史学的客观性而不重史家的主观取向

 

查看答案

侯外庐在回忆录中说:抗战年代的西南大城市,聚集着中国那个年代大多数的学者和文化人。重庆、成都、昆明、桂林,乃至一些县城和乡村,集中各种科学家和各类学者密度之高,是前所未有,今日也难再现。这反映了抗战时期

A. 文化教育重心的转移    B. 文化统制政策的确立

C. 文化教育的无序状态    D. 文化教育的均衡发展

 

查看答案

在遭到中国军队打击之后,侵华日军某部在一份报告中称:其上级干部多为经验丰富干练之士,其统率才能十分高超,尤其对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动,必须瞩目。上述评论所指的战役应是

A. 太原会战    B. 平型关战役    C. 百团大战    D. 武汉战役

 

查看答案

1937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他的主要目的在于

A. 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

B. 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

C. 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

D. 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

 

查看答案

晚清畅销小说《痴人说梦记》以一场梦为结尾,梦中的上海不再有外国巡捕,建筑上没有外国招牌,有的是中国人的工厂和学校。这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

A. 民族独立和富强

B.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 扶清灭洋

D. 建立社会主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