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初中外历史事件简表 时...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初中外历史事件简表

时间

世界

中国

20世纪

70年代

美国陷入越南战争泥潭

美国确认从越南撤军

苏联展开全球战略性攻势

苏联入侵阿富汗

尼克松访华

“文化大革命”结束

改革开放

中美正式建交

20世纪

80年代

美国开展“星球大战计划”

苏联发展停滞,战略收缩

中共十二大“特色理论”

中共十三大“初级阶段理论”

20世纪

90年代

东、西两德统一

苏联解体

欧盟成立

世界贸易组织开始运作

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香港、澳门回归

21世纪初

“9·11事件”爆发

欧元正式启用

加入世贸组织

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

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示例: 示例一论题:国际局势的演变推动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阐述:20世纪70年代,美国受经济危机打击,并陷入越南战争泥潭,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尼克松政府实行战略收缩,谋求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威胁中国安全,中国从国家利益出发,也需要缓和与美国的关系。基于两国的共同需求,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示例二论题:世界格局的变化推动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阐述: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趋于瓦解,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增强。在此背景下,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同时,我国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解析】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在充分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寻求同时期中外历史事件的关联信息,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阐述,据20世纪 70年代的相关材料信息可以得出,世界局势的变化对中美关系有着重要的影响;由20世纪90年代的相关材料可以得出,世界格局的变化有利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结合相关知识加以阐述即可,要求学生做到史论结合,言之有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朱元璋以复“华夏衣冠”为方针,在洪武二年(1369年)下诏“其辫发椎髻、胡服、胡名、胡姓,一切禁止”,“悉命复衣冠如唐制,士民皆束发于顶”,禁止蒙古、色目人(元代对来自中西亚的各民族的统称)在本族内通婚,而听其与汉人为婚姻

——赵毅、赵秩峰《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三  美国劳工部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10月,白人失业率为7.0%,非洲裔失业率为14.3%,拉丁裔的失业率则为10.0%。……美国人口统计局2012年9月12日的数据显示,2011年非洲裔美国人家庭收入中位数为32229美元,不到非西班牙裔白人收入的60%;非洲裔美国人贫困率为27.6%,约为非西班牙裔白人贫困率的3倍。……跟其他族裔相比,警察更袒护白人。纽约市在2011年68.5万次警察街头拦截检查中,超过85%针对黑人和拉丁裔人群。美国穆斯林人口不到美国总人口的1%,但是联邦政府调查的宗教歧视案件中,14%涉及穆斯林;在职场宗教歧视案件中,25%涉及穆斯林。

——雷振扬裴圣愚《如何看待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关系》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体现出怎样的民族政策?如何评价两种不同的民族政策?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存在哪些种族歧视现象?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怎样的教训?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中国青铜时代的法律,注重法以“刑”为核心的同时,“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大夫、士、庶民成一道德团体”,制度和礼皆是道德之器械。这种纳法律于道德的传统,流衍于后世。

——梁治平《中华文明读本•法律体系篇》

《十二铜表法》将作为家庭首领的家父享有独特的巨大权力具体化并且细分化。其对家父唯一的明确限制是有一条“若家父出卖家子三次,家子即脱离家父”的规则。家父对隶属于他的后裔的财产和生命拥有绝对支配权。当家父欲行使对其后裔处以死刑的权力时,必须召集理事会进行听审,家父的行为要受到这个理事会裁决的约束。处在绝对家父权之下的家子,能够和家父一样自由地投票和担任执法官,公法与私法并不相矛盾。

——(英)H.F乔洛维茨巴里•尼古拉斯《罗马法研究历史导论》

材料二  政治意义上的“宪法”一词在英美两国含义迥然不同。于美国意味着某个特定时刻颁布的作为国家最高法律的成文法律文件,而对于英国人而言意味着其实际的社会政治秩序——经由数个世纪渐积而成的——从前代继承下来的且规范当下政府操作行为的法律、习惯和先例。

——(英)沃尔特•白芝浩《英国宪法》

(1)概括“中国青铜时代的法律”与古罗马《十二铜表法》的不同。

(2)说出“宪法在英美两国迥然不同”的表现形式,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英国宪法特点的理解。

 

 

查看答案

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了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关系,正在向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演变。这种变化

A. 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B. 表明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形成

C. 中国的“和平崛起”理念得到了西方支持

D. 反映出主权国家或集团围绕自身利益适时调整对外政策

 

查看答案

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前苏联国家和中国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个形式,俄罗斯有学者也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下列对这两种观点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A. 对当前世界政治格局有着较清醒的认识

B. “冷战”思维仍然主导者当前国际关系

C. 国际局势既趋向缓和又表现出紧张对抗

D. 没有厘清上合组织“结伴而不结盟”特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表,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

苏联经济的年增长率(1951—1985年)(单位:%)
 

时间
 

1951—1960
 

1961—1965
 

1966—1970
 

1971—1975
 

1976—1980
 

1981—1985
 

苏联官方统计
 

10.1
 

6.5
 

7.8
 

5.7
 

4.4
 

3.5
 

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估计
 

5.6
 

4.9
 

5.1
 

3.0
 

2.3
 

0.6
 

麦迪森的估计
 

5.2
 

4.8
 

4.8
 

2.9
 

1.8
 

1.7
 

苏联学者的估计
 

7.2
 

4.4
 

4.1
 

3.2
 

1.0
 

0.6
 

 

 

A. 苏联的官方统计数据无参考价值

B. 六十年代苏联经济增长速度最快

C. 七八十年代苏联经济进入衰退期

D. 勃列日涅夫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