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为了避免各家竞相降价揽载的“自杀性竞争”,1878~1884年,刚刚成立不久的轮...

为了避免各家竞相降价揽载的自杀性竞争18781884年,刚刚成立不久的轮船招商局与英国的太古、怡和公司三次达成协议——《齐价合同》,中外公司在各条航线上共同议定统一的价格,确定水脚(水路运输费用)收入和货源分配方案。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招商局的经济实力得到了外商的认可

B、其争思想一开始就是不现实的

C、其主要目的是从根本上驱逐外国侵略势力

D、与外商相互勾结,损害了国家的利益

 

A 【解析】 试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轮船招商局与英国的太古、怡和公司三次达成协议”能够说明刚成立不久的轮船招商局拥有绝对的实力和两家外国公司竞争,否则在近代外国侵略势力在中国占据优势的情形下不可能与轮船招商局达成谈判定价,而是会将轮船招商局排挤倒闭或是将其收购。因此也由此得出轮船招商局在一定程度上从外国侵略资本手中争取到了一定的权益,所以A项表述正确;而B、C、D三项说法错误且不符合上述史实。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82年,李鸿章以“泰西通例”为由,奏请清政府对上海机器织布局“自应酌定十年以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光绪皇帝批准赐予其“十年专利”。这一“专利”

A. 极大推动中国经济近代化

B. 推动了学习西方深入到制度领域

C. 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 反映了洋务军事工业的典型特点

 

查看答案

《管子·海王》记载,官山海让财富迅速积累到齐国君主手中。管仲的食盐专卖思想传承至今,影响深远,成为春秋以后长达两千余年的中国食盐专卖制度的滥觞,之后备受各朝重视。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    B. 国家财政收入的需要

C. 称雄争霸战争的需要    D. 盐铁专卖制的合理性

 

查看答案

一名官员在乾隆二十四年给皇帝的奏折中说:“近年以来,南北丝货腾贵,价值较往岁增至数倍……民间商贩希图重利出卖,洋艘转运,多至盈千累万,以至丝价日昂。”乾降皇帝谕旨宣布:“前因出洋丝斤过多,内地市价腾涌是以申明限制,俾裕官民织”。该谕旨反映的实质是

A. 政府限制出口数量平抑丝织品的价格

B. 政府希望扩大出口提高丝织品的价格

C. 政府推行闭关政策来稳定丝织业发展

D. 政府缩小丝织品出口满足民间的需要

 

查看答案

东晋时期,社会动荡,权力结构发生了变化,门阀士族的势力得以发展甚至超越皇权,皇权政治从此演化为门阀政治。皇权与士族势力的均衡与共治确保了统治秩序的平稳。材料主要说明

A. 门阀政治取代皇权政治

B. 门阀政治是特殊条件下的一种变异

C. 门阀政治确保政权稳固

D. 门阀政治是对皇权政治的有益补充

 

查看答案

东汉规定,各地“孝廉”推举名额必须与人口成比例,这种地区名额限制的规定为宋代之后科举制所沿袭。明清时期实行分省录取之制,即使文化、经济最落后的省份,也依然有最低的名额保证。从这种名额限制、分省录取的做法可以看出

A. “国家取士,唯才是择”的公正性完全是骗人的

B. 科举制的最大意义在于网罗最优秀的人才参加政府管理

C. 科举制中各地名额限制完全取决与皇帝的个人好恶,缺乏任何客观依据

D. 科举制中各地名额限制有利于保证中央政府和全国各地区之间的交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