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期,美国之所以能够建立起以其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关键因素是“二战”后美国( )
A.工业产值在世界上占绝对优势
B.黄金储备居世界第一位
C.是世界政治军事大国
D.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经济强国
1932—1933年,苏联在国内出现严重饥荒的情况下仍然向国际市场出售了281万吨粮食。这样做的目的或后果是
A. 为了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B. 为了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C. 有助于缓解当时国际上粮食短缺状况
D. 实际上有利于国际关系趋向缓和
当罗斯福在1933年3月4日就职时,这个绝望的国家给予了罗斯福一个独裁者的权力。罗斯福“独裁”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A. 根除了大萧条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危险和隐患
B. 突出了联邦政府的地位,危害了三权分立的体制
C. 开创了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D. 提高了市场经济的活力,刺激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一次演说中说:“在19世纪,受赠土地便是获得机会。正如有人给了你们在得克萨司斯州的众多祖先那么一小块土地,就是起家的本钱。在21世纪,人们最指望得到的赠品,再也不是土地,而是联邦政府的奖学金……”克林顿的这一论断说明了( )
A.美国政府将会逐步增加奖学金
B.信息时代对知识的依赖性逐步增强
C.美国政府将严格控制土地资源
D.政府的奖学金成为人们起家的本钱
20世纪30年代,西方不少国家出现了“妇女回到家庭去”“妇女的天职在教养子女”等口号。这主要是由于( )
A. 西方国家重视教育
B. 经济危机增大就业压力
C. 西方国家完善了社会保障制度
D. 科技发展提高了生产力
(题文)《故都杂咏》中写道:“啧啧沿街卖报声,成天奔走送新闻;秀才不出门前去,一样全球消息灵。”材料表明近代报纸
A. 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
B. 丰富了大众的娱乐生活
C. 加速了社会新闻的传播
D. 宣传民主革命政治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