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763-1871年的一个世纪中,英国不仅在西方而且在整个世界的善行与恶行中,都扮演了主角。”英国在整个世界中的“善行”主要是指
A. 将世界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B. 为世界各地提供了廉价的商品
C. 发明了蒸汽机,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兴起
D. 将工业文明的成果传播到世界各地
新航路的开辟让欧洲各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新的名称如“黄金的漏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者”、“新航路的受害者”等。下列与其对应的国家分别是
A. 西班牙、英国、法国
B. 意大利、法国、荷兰
C. 英国、意大利、荷兰
D. 西班牙、荷兰、意大利
美国学者R.R.帕尔默的著作《现代世界史》中写道:“如果一个人的曾祖父早年把土地出租,收取固定的货币金额地租,他的收入实际上是下降了的。但是那些从佃户那里接受实物地租(如若干蒲式耳小麦或大麦)的人,或自己经营地产者,就能按现价出售他们的实际农产品,从而增加自己的货币收入。”由此可以推断,新航路开辟后西欧
A. “价格革命”加速了社会分化
B. 封建制度已经完全解体
C. 商业革命推动资本原始积累
D. 地主和佃户矛盾不断激化
“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最能说明上述观点的依据是
A.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B. 传播基督教思想的需要
C. 转口贸易利润的刺激 D. 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太湖流域90%的土地都在官僚和地主手中,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 太湖流域是农业中心 B. 统治者“不抑兼并”
C. 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 D. 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傅衣凌主编《中国历史·明史》载:从江南丝织业的整个生产过程看,一个机房中,机工有络工、拽工、织工、牵经工,还有刷边、运经、接头等工,各有专门技术……反映了明朝手工业
A. 出现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
B. 纺织业技术分工逐渐细致
C. 官营手工业垄断地位被打破
D. 个体家庭手工业有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