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这里的“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是指
A.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改变
B. 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列强侵华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D.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1877年清驻英大使郭嵩焘给李鸿章的信中说:“钟表玩具,家皆有之;呢绒洋布之属,遍及穷乡僻壤;江浙风俗,至于舍国家钱币,而专行使洋钱,且昂其价,漠然无知其非者。一闻修造铁路电报,痛心疾首,群起阻难,至有见洋人机器为公愤者。……办理洋务三十年,疆吏全无知晓。”材料旨在说明
A. 中国人思想价值观念的落后 B. 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
C. 洋务运动已经取得较大成功 D. 中国自然经济结构的瓦解
学者余英时先生考证过,“在唐宋读书人的文章里,看不到为商人作寿序、墓志铭的,但明代中叶以后,商人在文集中大量出现”。如王阳明就曾为大商人作墓表,并宣称“四民异业而同道,其尽心焉一也”。这种士人与商人关系的变化是
A. 自然经济瓦解的反映
B. 封建制度衰亡的写照
C. 商品经济繁荣的表现
D. 资本主义发展的实证
元朝统治者在划分行中书省时,打破依“山川形便”划分行政区域的原则,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一级政区。元朝这样划分行政区域主要是为了
A. 改变以前地方无权状态
B. 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地方割据
C. 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D. 促进地方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礼记•曲礼》认为父仇不共戴天,为父祖复仇被视为孝义之举。汉代董仲舒在春秋决狱案例中认为儿子帮助父亲打架而误伤父亲的行为应当宽恕。魏律规定:“贼斗杀人,以劾而亡,许依古义,听子弟得追杀之。”这表明汉魏时期的法律呈现出
A. 宗法家族的特色
B. 以儒入法的特色
C. 野蛮残酷的特色
D. 严刑峻法的特色
“家”是和谐的,温馨的。以下是关于该字写法的发展演变,这一演变体现了
A. “家”的内涵逐渐扩大
B. 汉字逐渐走向成熟
C. “家”赋予了不同意义
D. 中国书法日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