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1年,英国出版的《机器的成绩》一书中写道:两个世纪以前一千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现在,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不穿袜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殖民扩张和掠夺 B. 电力的广泛应用
C. 工业革命的进行 D. 垄断组织的形成
关于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说,二是尼德兰革命说,三是“1500说”。支持第三种观点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
A. 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B. 资产阶级革命首次成功
C. 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欧洲人向美洲输出工业品,及其用工业品(从非洲)换来的黑人奴隶,在美洲换成白银,再把这些白银运往亚洲,换取亚洲的生丝、绸缎、棉布、瓷器、茶叶、香料、胡椒,运回欧洲。材料说明
A. 新航路开辟后洲际经济联系大大加强
B. 亚洲和美洲已成为西方工业品市场
C. 掠夺美洲是西欧资本积累的主要途径
D. 亚洲成为当时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欧阳修指出:今大率一户之田及百顷者,养客数十家;其间用主牛而出己力者、用己牛而事主田以分利者,不过十余户,其余皆出产租而侨居者曰浮客。这表明北宋时期
A. 封建租佃关系比较发达
B. 佃户源于破产的自耕农
C. 佃户之间产生协作关系
D. 劳动力商品化程度提高
以下为汉代各农耕区的劳动生产率比较表
农耕区域 | 年人均耕田数 | 平均亩产量 | 粮食总收入量 |
南方农耕区 | 23小亩 | 1.37石 | 32石 |
中原农耕区 | 30小亩 | 1.5石 | 45石 |
西北屯垦区 | 74小亩 | 0.4石 | 29石 |
此表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 人多地少制约南方经济发展
B. 西北与南方生产力水平相近
C. 中原地区精耕细作技术领先
D. 地理环境决定农业生产水平
(题文)1987年,英、法、意等12国签署了单一欧洲文件,一致同意制定共同的生产标准,消除资本流动的障碍,寻求统一的税率,相互承认别国颁发的专业和商业执照,遵守共同的劳动权利宪章。各国将共同创建一个“没有国界的欧洲”。该文件的签署
A. 启动了欧洲经济的多领域合作
B. 为欧盟成立奠定基础
C. 表明了欧洲政治一体化的实现
D. 为欧元发行扫清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