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出现了大绢丝、小彩头、丝锦行、绢行、米行、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出现了大绢丝、小彩头、丝锦行、绢行、米行、生铁行等行会名称。诸行设行头,《周礼注疏》载:“肆长,谓一肆立一长,使之检校一肆之事,若今行头者也。”行头的责任是配合政府维持市场秩序。有时行会还要协调官府平抑物价,稳定市场。宋代的“行”也称作“团”,“不以物之大小,皆置为团行,虽医卜工役,亦有差使,则与当行同也”。如纺织业中有了独立的染坊,染色行业中因为夹缬新工艺的出现,于是有了专门从事雕造花缬的技工。之外,还有刻丝,刺绣等新工艺行业的出现等。

——摘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1901年,清王朝提出了振兴实业的政策,但绅商领袖和商务官员之间缺少联络,难以适应对外商战的急剧升级,建立商会便提上了日程。1902年上海商业会议公所成立,1903年清廷设立商部,之后颁布《商会简明章程》.但振兴工商政策遭遇了不少地方官吏拒不执行,拖延应付等障碍。商部上奏朝廷,并向全国商人发出了建立商会的号召。1904年5月,上海商业会议公所正式改组为上海商务总会,并在1905年联合21处商会发起“抵制美货”运动。到1906年,全国范围内共成立商务总会30处,商务分会147处。

——摘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唐代行会的特点及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商会的变化及原因。

 

 

(1)特点:行会分工细密;由行头管理,协调本行事务;具有半官方性质(配合政府工作);不断产生新的行会。 影响:适应了工商业发展竞争加剧及从业人员增加的要求;有利于降低从业人员的经营风险;加强了政府对工商业的控制;不利于市场自由竞争,制约了工商业的发展。 (2)变化:具有救亡爱国色彩;政府发起成立,并起重要作用;打破行业的限制,是地方商业联合组织;由地方商会发展为全国性的统一商会组织。 原因:民族危机逐渐加深;中国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实业救国的推动;“西学东渐”和重商思想的影响;清政府商业政策的转变。 【解析】 (1)特点:从行会的种类上,我们能够看出行会分工细密;从“诸行设行头”可以得出行会由行头管理,协调本行事务。从“有时行会还要协调官府平抑物价,稳定市场”可以得出行会具有半官方性质(配合政府工作);从“还有刻丝,刺绣等新工艺行业的出现”可以得出不断产生新的行会。影响:我们可以从特点入手,分析行会对社会的影响,围绕着对商业自身发展的影响,以及政府管控方面的影响。 (2)从“难以适应对外商战的急剧升级,建立商会便提上了日程”可以看出行会的出现是为了对外商战,因此具有救亡爱国色彩;从它的创立可以看出它是政府发起成立,并起重要作用;从“21处商会发起‘抵制美货’运动”可以看出,打破行业的限制,是地方商业联合组织;从它的产生过程我们可以看出是由地方商会发展为全国性的统一商会组织。原因:从产生的大背景我们能够得出一个重要原因民族危机逐渐加深,实业救国的推动;此外我们可以联系思想层面的变化来具体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民国时期,巴黎的时新服饰三四个月后就会流行于上海。一首流行俚语说道:“人人都学上海样,学来学去不像样,等到学了三分像,上海又变新花样。”着主要反映出当时上海

A. 已成为全国服饰制作中心

B. 物质生活实现了西化

C. 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中心

D. 与世界的关系不断紧密

 

查看答案

1901年,清廷谕令各省科举考试在能够解说四书五经的同时,也要有论述中国历史、政治及西学政治、艺学的“策论”,废除八股文章;将各省、府、州县的书院改设大、中、小学堂,学生毕业后可取得功名;选派留学生出国留学,毕业后分别赏给进士、举人出身。这反映当时

A. 教育近代化开始起步

B.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方针

C. 科举制度宣告终结

D. 中国教育呈现新旧交替的发展特征

 

查看答案

传统中国乡村民众一直使用阴历的历法纪时体系,到清末及民国,阳历纪时体系、钟点时间等开始初步进入民众生活之中,农事节律的时间轴心作用逐渐减弱,乡村民众时间表现出“多元化”趋势。这一趋势深刻反映了(  )

A. 新式交通引发民众时间观念转变    B. 辛亥革命促使民众生活习惯转变

C. 经济结构变动诱发民众生活嬗变    D. 西方科技文化导致民众观念西化

 

查看答案

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4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土地政策经历了从“打土豪分田地”到“双减双交”(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再到“耕者有其田”的几次变化。这反映了

A. 生产关系调整以民主革命任务为导向

B. 政治局面动荡影响经济政策制定

C. 中共十地公有制的确立过程曲折艰难

D. 中共始终以废除封建剥削为目标

 

查看答案

(题文)《商人与共产革命,1919—1927》一书指出,中国共产党以打倒资产阶级为目标,但是在发展工人运动和工人革命的过程中,却注重和商人建立联合战线。这主要是因为

A. 商人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一面

B. 团结商人有利于提高经济实力

C. 中国共产党和商人的革命目标一致

D. 商人掌握革命统一战线领导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