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题文)下图为红军长征示意图,关于数字标注地点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数字①所示地...

(题文)下图为红军长征示意图,关于数字标注地点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数字①所示地方,为第一块革命根据地

B. 在数字②所示地方,彻底纠正了左倾错误。

C. 在数字③所示地方,红军跳出敌人包围圈。

D. 在数字④所示地方,中共以延安为中心创建根据地

 

D 【解析】 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数字①所示地方为瑞金,而井冈山为第一块革命根据地,故A项错误。数字②所示地方为遵义,但只是在军事上和组织纠正了左倾错误,B项错误。数字③所示地方为会宁,红军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C项错误。数字④所示地方为延安,中共以延安为中心创建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故D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毛泽东曾指出:因为强大的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反动同盟军,总是长期占据着中国的中心城市……那就必须把落后的农村创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借以长期战争中逐步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基于上述认识,毛泽东主张

A. 城市中心武装暴动

B. 创建工农联盟

C.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D. “工农武装割据”

 

查看答案

“(本次大会)向全世界与全中国的劳动群众,宣布它在全中国所要实现的基本任务,即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宪法大纲……中华苏维埃政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这次大会的召开地点位于下图中

A.

B.

C.

D.

 

查看答案

毛泽东曾说:“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体现了“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是

A. 中共一大制定的党的任务

B.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 正确处理农轻重比例的问题

D. “民族区域自治”的思想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黄宗羲(1610—1695),其父黄尊素系东林党人,因弹劾魏忠贤受酷刑而死。黄宗羲在青年时期积极参加反对阉官的斗争,中年又出生入死地进行抗清的武装斗争。在他的主要著作《明夷待访录》中,开篇便指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他主张建立一种开明的君主政体,即设置掌实权的宰相或政府首脑,与天子共议朝政。他认为天下之治乱系于法之存亡。他反对残苛的非常之法,主张贤人本着宽简之法尽量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社会公平,即古代所谓的贤人政治。该书通过抨击家天下的专制君主制度,向世人传递了光芒四射的民主精神,这在当时黑暗无比的社会环境下是难能可贵的。

材料二  孟德斯鸠(1689—1755),出身贵族世家。1716年,孟德斯鸠继承了其伯父在波尔多议会议长的职务。其著作《论法的精神》完成于1748年,在该书中,他鲜明地表达了对英国君主立宪资本主义形式的欣赏和认可。他认为,在专制政体下,君主任意生杀豪夺,为所欲为,反复无常;人民无任何规则可遵循,所以,专制政体的原则只能是恐怖。他主张法治,反对人治,他认为是法律保障了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强调法律作为人类理性的体现,是一个国家进行社会治理的基础。该书被称为继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之后又一部对人类法律文化影响深远的百科全书式著作,书中阐述的理论和原则对后世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上材料摘编自李芳《黄宗羲和孟德斯鸠政治法律思想的比较》等

(1)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黄宗羲和孟德斯鸠政治法律思想主张的异同。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宗羲和盂德斯鸠政治法律思想在当时对本国产生的不同影响,并分析产生不同影响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胡佛)主张救济主要应由地方政府和社区、私人慈善团体进行;救济重点在照顾处于困境中的大工业资产者、金融家和大农场主。他说:“联邦政府一干预,这种保险或干预,就会一成不变地堕落为仅仅的布施。”“对我们国家的理想和精神来说,自愿自觉的行动总比国库里拨出款来要强上千倍。”

——黄安年《罗斯福和1935年社会保障法》

材料二  罗斯福认为,(联邦)政府对于全体公民的福利负有一种终极的责任。如果私人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未能为那些愿意工作的人提供工作和为不幸的人提供救济,那么,那些并非由于自己的过错而遭遇困难的人就有一种要求政府予以援助的权利,他宣称“所有的人”,都有权“享受充分保障不必在经济上担心老、病、事故和失业的权利”。

——塞缪尔•埃利奥特•莫里森《美利坚合众国成长史》

材料三  1933—1939年,美国政府各项救济工作的支出总额达到了约180亿美元。这样的结果,毫无疑问的造成了美国政府的连年赤字……1936年财政年度的赤字为43亿美元,……但客观效果却使整个国家的境况有所好转,大大减轻了失业者的贫困和痛苦。

——温荣刚《罗斯福实行赤字财政政策的原因分析》

(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比较胡佛和罗斯福在社会救济方面的主张有何不同。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提供“工作”和“救济”,罗斯福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评价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救济举措。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