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美国实行“廉价货币”政策,大量美元涌入欧洲,同时美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恶化,造成美元贬值的压力,动摇了人们对美元与黄金固定兑换比价的信心。1960年10月,伦敦黄金市场价格猛涨,美元大幅贬值,形成战后第一次美元危机。此次危机表明
A. 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缺陷
B. 美苏两国冷战加剧
C. 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D. 战后国际金融秩序混乱
《剑桥美国史》:“在冷战的背景下,复杂的问题得以简单化,美国的主要威胁来自里根所称的‘邪恶帝国’苏联。1991年苏联的解体摧毁了这个框架,开启了通往乔治·布什乐观地称为‘新世界秩序’的道路,而这条道路也许不可避免地注定是一条混乱之路。”这段话旨在强调
A. 冷战客观上缓和了国际局势
B. 美苏对抗导致世界秩序稳定
C. 新旧秩序转换中的局势动荡
D. 美国主导新世界秩序的重建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充分体现了普鲁士容克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在经济方面照顾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使两个阶级互为支撑,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基础,最终促成了德意志工业化的迅速实现。上述材料表明
A. 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可以相互补充
B. 专制集权符合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C. 容克阶级在政治上能够自我近代化
D. 1871年宪法基本符合当时德意志国情
下表是美国制宪会议中出现的几种意见及最终方案,这些意见及最终方案体现了
意见一 | 意见二 | 最终方案 |
反对一人执掌大权。认为一人掌权,总统形同英国国王 | 总统应该有足够大的权力来钳制国会可能出现的独断和多数暴政。 | 总统实行任期制。总统有对国会议案的否决权,有权任命官员、与外国签约,但必须得到参院的同意。 |
A. 国会是联邦政府权力中心
B. 民主与妥协是美国宪法的特征
C. 美国总统应该对宪法负责
D. 联邦政府的权力高于各州权力
马丁·路德废除了教士的豁免权以及牧师、僧侣、修女不交纳赋税、不履行城市义务的权利,从而把他们纳入了正常的社会生活。通过培训市民出身的传教士进行布道,减少了圣礼和繁琐的宗教仪式,提高了传教的质量。这反映了德国宗教改革
A. 破除了天主教对人们的束缚
B. 倡导因信称义宣扬理性主义
C. 适应社会变革促进社会进步
D. 关注民众疾苦体现人文主义
智者高尔吉亚声称:雄辩者能够说服“议事会”采用他的政策,能够使“顾问委员会”采纳他的财政计划,能够在“审判官法庭”前面成功地非难他的对手;智者普罗泰哥拉也说他所传授的是:“在处理私人事务中精明慎重和在城邦事务中能言善辩,行动果断”。对材料理解最正确的是
A. 演说是获得城邦政治权威的唯一途径
B. 雅典民主政治推动了演说术的发展
C. 演说和辩论是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
D. 城邦民主是以雄辩为主的虚假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