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4月,普列汉诺夫等人指责列宁的“四月提纲”是“说梦话”,只会以酿成社会灾难而告终。之后考茨基发表《无产阶级专政》一书,认为“只有靠资本主义所带来的生产力的大规模发展,只有靠资本主义创造的并且集中在资本家阶级手中的巨额财富,社会主义才会成为可能。”这说明当时部分马克思主义学者认为
A. 应该采取和平的方式夺取政权
B. 俄国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
C. 俄国应该发展国家资本主义
D. 社会主义革命运动须依靠资产阶级
蒸汽机的使用是工业革命的象征。然而从技术史的角度看,早在公元1世纪末,古罗马的赫罗就已发明了最早的蒸汽机,并已达到相当高的工艺水平;在文艺复兴时代,赫罗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出版,蒸汽机的基本知识为更多欧洲人所了解。上述现象主要说明
A. 经济发展是各种要素的优化组合
B. 古代罗马科技水平技术高超
C. 人文主义者重视发展科学技术
D. 工业革命始于蒸汽机的发明
《世界文明史》曾提到“罗马公民最可贵的特权就是他的身体、财产、权利受法律保护。他在涉讼之时可不受刑罚或粗暴对待,罗马法最值得赞美的是它保护个人对抗国家。”从中可以看出罗马法的价值主要在于
A. 鼓励公民个人对抗国家
B. 保护罗马公民享有特权
C. 防范公权力侵害私权利
D. 个人权益高于国家利益
在古希腊,一般城邦都禁止不婚,斯巴达还惩罚晚婚。结婚不是公民的私人事务,生育下一代是公民的责任。公民的教育、生活方式,包括服饰、饮酒、娱乐等都受到控制。由此可见,在古希腊
A. 公民的个人权利受到高度重视
B. 城邦意识对社会多方面的渗透
C. 每个人都有着平等的社会地位
D. 规范公民行为以维护社会稳定
(题文)某学者在评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说:“对中国发展而言,小岗村既是成功的,也是沉重的。小岗村的成功主要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小岗村的发展也是沉重的,也代表着一种‘小’和不足。”该“不足”是指
A. 没有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B. 没有形成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
C. 没有解决农村的生产经营权
D. 没有促进农村经济的规模发展
20世纪70年代,中国之所以能够摆脱某些大国的孤立,有效地遏制和对付苏联,部分原因就是在意识形态上冲破了与西方交往的障碍,抛弃了非敌即友的陈腐观念。但是,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却认为中国是在“向快要淹死的尼克松扔救生圈”。这表明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
A. 摆脱了苏联的威胁
B. 延续意识形态外交
C. 拯救了美国的衰落
D. 奉行国家利益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