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古迹、图片承载了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请你为下列三幅图片附上解说词。...

古迹、图片承载了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请你为下列三幅图片附上解说词。解说词要求包含图片所反映的时间、主要史实和意义,每则解说词的字数在50字左右。

 

(1)西周分封示意图:西周时期,周天子实行分封制,让王族、功臣和贵族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形成对周天子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2)秦诏版: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以“朕”“制”“诏”等特定称呼显示皇帝与众不同,增强其在人们心目当中的神圣感,是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3)内阁大堂旧址:明太祖废除丞相后,政务繁多。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内阁)参与机密事务决策,内阁制度正式建立。 【解析】 图1从分封制实行目的、对象、内容和影响回答。图2围绕秦朝诏书从秦朝设立皇帝制度等角度分析回答。图3围绕内阁设立从丞相制度废除以及内阁职能等角度分析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图,请完成:

图1为中国古代某个朝代的诏书版文,版文内容为: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六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状、绾均为人名),法度量则不一,歉疑者,皆明一之。

图2为我国某一朝代的衡器和货币。

(1)请根据以上图片信息判断其所处朝代,并说出判断的依据。(至少列举三条)

(2)图1版文内容反映的政治制度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形成的?

(3)这一政治制度确立后,和地方分权势力的斗争长期延续,概括指出从两汉到北宋,为解决地方分权的问题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

 

 

查看答案

史书记载,孝文帝与心腹大臣拓跋澄讨论迁都洛阳的问题。孝文帝表示:“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上,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拓跋澄的回答是:“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

孝文帝为迁都提出了哪些理由?这些理由是否可以成立?

 

 

查看答案

唐朝三省六部制的运作机制是

A.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

B.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

C.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D.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

 

查看答案

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为祭宗庙,要列侯酹金助祭,以所献酹金的分量不足或成色不好为借口,废列侯106人。这则材料说明了

A. 列侯献酹金的金子有问题

B. 汉武帝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C. 汉武帝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D. 汉武帝贪财暴虐

 

查看答案

史书记载的“封诸侯,班赐宗彝,作《分殷之器物》”最符合

A. 禹建夏朝

B. 汤灭夏建商

C. 西周分封制

D. 春秋诸侯争霸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