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说,在母猎捕野兔时,谁花费劳动去发现和追赶它,使它脱离原来共有的自然状态,那么,它就成为他的财产。人们联合成国家和置身于政府之下,其重大的和主要的目的,就在于保护他们的私有财产。洛克的以上思想
①体现了他对英国革命成果的辩护
②渗透了自然权利学说和社会契约论
③代表了英国工业无产阶级的利益
④指出了私有财产制是不平等的根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康德说:“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康德认为启蒙的真谛在于
A. 推翻专制
B. 人身自由
C. 思想自由
D. 主权在民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既彼此交锋,互相论战,又彼此渗透,互相影响,出现了思想学术上的欣欣向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秦朝建立后,春秋战国时期的自由读书著书之风很快消失,“焚书坑儒”、刘项“不读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现象相继出现。所以有人认为,百家争鸣是一种在历史夹缝中的自由。百家争鸣既不可能出现在战国前,也不可能存在于战国后,只能是战国时期历史的绝唱。
——摘编自岳庆平《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与自由读书著书之风》
材料二 康德在他的《什么是启蒙》(1787年)中说:“启蒙就是使人们脱离未成熟状态。”这时候,西欧和整个世界对民主和科学的认识提高了,理论变为行动、改良变为革命。社会结构开始改革,阶级关系、政治权力和政府组织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启蒙运动是工业化的前奏,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在法国,参加启蒙运动的学者有200多人。启蒙时期长达一个世纪,涉及哲学、政治学、文学艺术、科学、教育各个方面。美国的独立和建国是英法启蒙运动的扩大实践。
——摘编自周有光《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百家争鸣相比启蒙运动的主要不同,并分析启蒙运动的影响。
思想变化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回答下列问题。
从十五世纪到十八世纪所发生的的思想革命,或叫精神领域里的革命……通过这个“革命”链条,“人”一步步地从“神”的迷信中解放出来……这种思想领域里的革命,至少在两方面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一是推动了社会革命……再是进一步推动了实验科学的发展,使技术发明建筑在日益完善的科学体系的基础之上。
——陈乐民、周弘《欧洲文明的进程》
(1)结合材料和所学编写“欧洲近代思想革命”大事记。(要求:包括时间、事件名称及影响)
权力制约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结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古代希腊、罗马的分权与制衡思想,是整个西方分权学说逻辑进展链条上的第一个环节;近代洛克、孟德斯鸠的分权论逐步地使西方分权学说臻于完整。美利坚的缔造者们对欧洲的分权学说进行了改造和创新,提出了“立体分权”(包括横向分权和纵向分权)的理念思想。
——赵海月《论美国立体分权的理念与模式》
(1)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雅典)实施分权的举措。简要说明孟德斯鸠是如何“使西方分权学说臻于完整”的?指出美国政治制度中“立体分权”的内涵。
近代以来许多国家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三权”是指
A. 立法权、行政权、监察权
B. 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
C. 行政权、司法权、考试权
D. 监察权、考试权、行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