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江南太湖流域是蚕桑丝织地区,出产的蚕丝非常畅销,号称“湖丝遍天下”,当地农民的经济主要来源便是养蚕、缫丝和丝织业,甚至大大超过了纯农业收入。该现象说明当时
A. 江南地区商品经济发达
B. 海禁抑商政策有所松弛
C.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迅速
D. 江南地区农业日渐衰落
史书记载:唐朝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昼夜喧哗,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材料中没有反映出
A.长安城商业发展突破了两市的范围 B.长安城商业的发展突破了时间的限制
C.崇仁坊成为长安城中最繁华的住宅区 D.崇仁坊成为唐朝政府新设立的商业区
秦代乡里制度逐渐定型,县的基层分为若干乡,乡下有里,里下有什伍组织,乡里组织拥有宣布教化、督催赋税、摊派力役、维持治安、兼理司法、婚丧祭祀等职权。这反映出秦代
A. 农村基层实行地方自治
B. 乡里组织兼有行政或与宗法职能
C. 皇帝直接掌握乡官的任命权
D. 乡里属于社会经济组织
20世纪50年代的某外交声明称:“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然而,如果接受上述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就会缓和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紧张局势。”新中国与该声明密切相关的是
A. 参加万隆会议
B.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出席日内瓦会议
D. 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2016年11月7日,全国人大对参选香港议员的法律资格进行重新解释说明。人大释法即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解释法律权”,对特区因为法律知识不足和其他特别原因(纷争、诉讼不清)而进行定调。因为香港的司法独立是按照香港基本法由中央授权,香港法院解释基本法的权力也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香港基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即规定: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人大释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大释法有利于清除港独势力
B. 人大释法是香港繁荣稳定的根本保证
C. 人大释法一定程度上有违港人治港的原则
D. 人大释法彰显了中央维护国家统一的决心
有学者认为新中国外交经历了立国外交、建国外交与强国外交三个阶段。其中立国外交是指中国与世界、中国与国际体系尚未充分互动,依然游离在国际体系之外的时期。这一时期外交的主要任务为捍卫政权自立、主权自尊、国家自存。据此,立国外交出现在
A. 1949—1956年
B. 1949—1978年
C. 1966—1976年
D. 1978—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