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13年,比尔德出版《美国宪法的经济观》,他在书中,逐一列出了55个制宪人士的...

1913年,比尔德出版《美国宪法的经济观》,他在书中,逐一列出了55个制宪人士的经济状况,并论证了他们如何从维护各自的利益出发而影响了宪法的成文,并进一步指出美国宪法是参与制宪会议的货币、公债、制造业、贸易和航运4个利益集团发起和推动的,是55个有产者利益博弈的结果。据此可知,当时作者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

A. 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立国原则

B. 顺应了自由主义的时代潮流

C. 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其他阶层的利益诉求

D. 代表了美国垄断资产阶级利益

 

C 【解析】 根据“美国宪法是参与制宪会议的货币、公债、制造业、贸易和航运4个利益集团发起和推动的,是55个有产者利益博弈的结果”可知作者并不认为1787年宪法的制定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立国原则,故排除A项;作者认为1787年宪法是由4个利益集团发起和推动的,这不符合自由主义的时代潮流,故排除B项;美国1787年宪法由4个利益集团发起和推动,是55个有产者利益博弈的结果,由此可知该宪法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其他阶层的利益诉求,故选C项;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的时候美国还没有形成垄断资产阶级,故排除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1893年,当德皇威廉二世威胁要将议会中的反对者们击得粉碎时,这一言论只是在议会中引起了“不小心谨慎”的批评。然而,到1912年做出类似威胁时,全国立即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抗运动,报刊纷纷警告这位君主“不要超越宪法的约束”。导致这一变化主要原因是德国

A. 已经确立了代议制度

B. 君权受公共舆论制约

C. 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

D. 工业化进程飞速发展

 

查看答案

下表是汉代有关农业生产的文献记述。据此可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记述

出处

“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

《汉书·杨恽传》

“因释耕于陇上,而妻子耘于前。”

《后汉书·逸民传》

“立春东耕,为土牛象人,男女各二人。”

(东汉)王充《论衡》

 

 

A. 汉代铁犁牛耕技术已推广

B. 精耕细作农业得到发展

C. 家庭成为汉代农业生产的主体

D. 男耕女织生产形式开始确立

 

查看答案

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    )

A.否定血缘在政治中决定性作用

B.完全否定了世袭政治这一传统

C.开始实行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D.彻底否定中国传统的宗法观念

 

查看答案

《国语》讲“祀,国之大节”,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的象征。可见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A. 农具

B. 礼器

C. 食具

D. 货币

 

查看答案

地方行政制度是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

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材料三  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以便直接控制、处理政务……各省还设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分管军事和监察。

——《中国政治制度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在任用管理人员上的本质区别,由此分析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在这方面的重要意义。

(2)材料二中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有何弊端?

(3)其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析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主要特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