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地方行政制度是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与分封制相适应...

地方行政制度是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

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材料三  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以便直接控制、处理政务……各省还设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分管军事和监察。

——《中国政治制度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在任用管理人员上的本质区别,由此分析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在这方面的重要意义。

(2)材料二中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有何弊端?

(3)其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析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主要特点。

 

(1)区别:分封制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实行世卿世禄制;郡县制实行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选贤任能”)。意义:在国家制度中由地域关系取代了血缘关系;国家管理人员由职业官僚取代了世袭领主,彻底打破了世卿世禄制,使贵族政治转化为官僚政治。 (2)郡国并行;导致地方权力过大,削弱了中央集权。 (3)特点: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我国省制的开端。 (4)地方势力不断削弱,中央不断加强对地方控制和管理。 【解析】 试题该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地方行政制度。 (1)第一小问的区别可以从材料一中的“世卿世禄制”、“ 出身的高低贵贱”、“ 长官由君主任免”等处可以看出其区别主要是任免的标准发生了变化;第二小问的意义即可从材料中的“对君主负责”一处着手,分析其对中央控制地方的影响,以及对政府官员的属性造成的变化。 (2)第一小问的制度可从图中的地名来判断:图中的地名既有“……国”,又有“……郡”,所以应当属于汉初的郡国并行制;第二小问的弊端,则可以联系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来理解,主要是导致地方权力过大,削弱了中央集权。 (3)该题的解答关键点在于从材料中判断出元朝实行的是行省制,进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特点:代表中书省行使中央大全,对地方实施直接管理,但重大事务需中央定夺等;其影响可以从对当时中央集权的影响和对如今我国行政制度的影响两种。 (4)该题属于综述题或者概述题,答题时学生不能从以上的某一个方面去回答,必须把所有的材料结合起来并联系所学知识进行综述,分值只有2分,所以也不需要长篇累牍,一句话:地方势力不断削弱,中央不断加强对地方控制和管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任何人都难免有时代局限,相对于开明的林则徐也不例外。他在1839年9月的奏折中写道:“夷兵除枪炮之外,击刺步伐俱非所娴,而腿足裹缠,结束严密,屈伸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无能为,是其强非不可制也”这种认识

A. 是对敌方作战能力误判的结果

B. 是政治腐败的结果

C. 是中国思想文化落后的结果

D. 是长期闭关锁国的结果

 

查看答案

在清统治前期,民间抗清多用“反清复明”的口号,但清末的义和团运动却打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这说明当时

A. 科学分析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B. 仍然无法冲破皇权主义思想的束缚

C. 能正确区分国家与封建王朝的关系

D. 对中外反动势力已有了理性的认识

 

查看答案

日本教科书中曾这样介绍:“战争几乎都是在朝鲜进行。因为日方在军队训练、纪律和新式武器装备等方面处于优势。战局一直朝着日方绝对优势的方向推进。”这一介绍

A. 见证了北洋水师的覆灭

B. 对日本胜利的分析全面合理

C. 掩盖了日本的侵略性质

D. 忽视了中国人民全民族抗战

 

查看答案

中国近代某一条约规定:清政府惩办“祸首诸臣将”,在侵略者“被虐”“遇害”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为被害的外国人的坟茔建立碑碣,以示“昭涤垢雪”。这些条款反映的实质是

A. 阶级矛盾激化

B. 中国主权丧失殆尽

C. 民族矛盾缓和

D. 清政府角色的变化

 

查看答案

中国现今最高学府之一的清华大学是美国人利用中国的庚子赔款建立的,由此可知,清华大学的建立应与中国近代史上什么事件有关(  )

A.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 《马关条约》的签订

C. 康有为领导的戊戌变法    D. 洋务运动的开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