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某一条约规定:清政府惩办“祸首诸臣将”,在侵略者“被虐”“遇害”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为被害的外国人的坟茔建立碑碣,以示“昭涤垢雪”。这些条款反映的实质是
A. 阶级矛盾激化
B. 中国主权丧失殆尽
C. 民族矛盾缓和
D. 清政府角色的变化
中国现今最高学府之一的清华大学是美国人利用中国的庚子赔款建立的,由此可知,清华大学的建立应与中国近代史上什么事件有关( )
A.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 《马关条约》的签订
C. 康有为领导的戊戌变法 D. 洋务运动的开展
有学者指出:“义和团运动,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戊戌维新失败后的一种反动”。这里的“反动”主要是指:
A. 排斥一切外洋事物
B. 反对君主立宪制
C. 打倒西方列强
D. 维护清朝统治
《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被迫将辽东半岛归还中国,这是以下哪种矛盾的结果
A. 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B. 外国侵略者与清政府的矛盾
C. 外国侵略者争夺中国的矛盾
D. 帝国主义两大侵略集团的矛盾
《南京条约》第九款规定,中国政府必须准许“全然免罪”战争期间充当汉奸的中国人,已被监禁起来的卖国贼,也必须全部“加恩释放”。此条款表明英国
A. 与清朝关系友好
B. 对中国内政事务的干涉
C. 侵犯了中国领土
D. 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议定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臣,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札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该规定
A. 表明英国对中国存有明显的歧视
B. 使得中国在外交上享有与英国平等的权利
C. 在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中国外交礼仪的现代化
D. 反映了《南京条约》的屈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