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迅速发展为一场政治运动,其关键是:
A. 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顺应历史潮流
B. 维新派争取了光绪皇帝和袁世凯的支持
C. 维新派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
D. 维新派得到了爱国志士和知识分子的拥护
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 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C. 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 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
1859年以后,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宗教真理之金同那个盛装它的古老破旧的钱袋一起丢弃了,而且再也找不回来了。”这主要是由于
A. 马丁·路德提出信仰得救,与“上帝直接对话”
B. 牛顿创立经典力学理论,摆脱神学对科学的束缚
C. 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否定生物“神创说”
D.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突破近代物理学理论框架
一位科学家的墓碑上镌刻着这样的铭文“他以神一般的力量,……第一个说明了行星的运动和图像”。这位科学家应该是
A. 达尔文
B. 牛顿
C. 爱因斯坦
D. 普朗克
戏曲的源头—“傩”的产生最初与哪种因素有直接关系
A. 政治因素 B. 宗教巫术
C. 经济因素 D. 文化艺人创作
唐诗及以前的诸文体大多属于精英(贵族)文学,庄重深沉、简洁、精练。宋词及以后的诸文体更倾向于平民文学,寄兴遣情、娓娓道来。出现这种由贵族文学向平民文学变化的历史原因不包括
A. 商品经济趋向繁荣,促使市民阶层的壮大
B. 社会生活去掉了伦理纲常化带来的大众情感愉悦
C. 印刷术等技术创新利于文化发展和彰显平民的审美诉求
D. 古代文明发展和文明交流等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