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古代中国“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谚语盛行,农村家族组织历几千年而牢不可破,异...

古代中国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谚语盛行,农村家族组织历几千年而牢不可破,异姓间的互相排斥,宗族、村寨间的仇杀、械斗频仍,这些均根源于

A. 散漫自私意识    B. 血缘亲族团结

C. 家族观念流行    D. 社会宗法观念

 

D 【解析】 试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题目中的信息“亲兄弟”“父子兵”“家族组织”等可知这些现象由宗法制所致。故本题应选D项;D项含A、B、C三项的内容,故A、B、C三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设问要求“根源”不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全国优秀青年,受国家太学教育,凭其成绩,补郎补吏,加入政府。不到一百年,西汉政府早已完全是一个士人政府了……这样由教育与行政服务之实地观察,与选举与考试四项手续,而始获正式进入政府。

材料二  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材料一、二摘自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三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樊树志《国史概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汉政府早已完全是一个士人政府”。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西汉与魏晋时代选官制度的相同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朝官吏制度的特点。概括上述材料反映的西汉至隋朝时期的历史发展趋势。

 

查看答案

唐代在中书、门下设谏官,直接向皇帝提意见。武则天在两省设左右拾遗,“掌供奉讽谏,凡发令举事,有不便于时,不合于道者,小则上封,大则廷诤”。唐谏官的设置

A. 着眼于皇权的强化

B. 分化相权,提高效率

C. 益于减少决策失误

D. 承旨封驳,效能有限

 

查看答案

(题文)有研究发现,在唐代有案可稽的73名状元中,出身三品及以上或历代名人之家的就有56人,占76.71%;四品及以下官僚家庭出身的有11人,占15.09%;寒士出身的只有6人,占8.2%。这反映出当时

A. 与察举制相比选官方式相同

B. 科举制消融了阶级差别

C. 科举制录取名额受到限制

D. 上层社会具有入仕优势

 

查看答案

元代以中书省总领百官,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门下、尚书两省皆废,故中书省较前代尤为重要。这说明元朝政治制度与前朝相比

A. 君主权力相对削弱

B. 分割相权加强君权

C. 君主专制制度强化

D. 三权分立制约皇权

 

查看答案

宋代“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出纳密命,以佐邦治”的机构是

A. 中书门下

B. 兵部

C. 三司

D. 枢密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