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题文)20世纪发生了两次全球性的世界大战,战后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动,对人类社会...

(题文)20世纪发生了两次全球性的世界大战,战后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动,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最终形成了哪两个军事集团?

(2)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帝国主义列强在“一战”后建立了怎样的世界新格局?其中哪些条约直接损害了中国的利益?

(3)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意日三国结成政治军事同盟,这个同盟的名称是什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中、美、苏等国在哪一年建立了一个什么组织来共同对付德意日法西斯?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这一世界格局结束的标志是什么?)当今世界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格局?

(5)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请你设计一条呼吁和平的宣传标语。

 

(1)三国同盟、三国协约 (2)世界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条约:《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 (3)同盟名称:法西斯同盟(或写三国轴心或轴心国集团或“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1942年1月,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4)世界格局:两极格局。结束标志:苏联解体; 格局:一超多强,世界向多极化发展。 (5)如:反对战争,维护和平。 【解析】 (1)依据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两大同盟回答即可。 (2)第一小问依据一战后确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回答;第二小问结合该体系下签订条约从《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回答。 (3)第一小问依据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法西斯同盟回答;第二小问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从1942年1月车王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回答。 (4)第一小问依据二战后两极格局回答;第二小问结束从苏联解体回答;第三小问结合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以及一超多强角度回答。 (5)依据所学从反对战争,维护和平角度设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梦是民族有梦,也是第每个中国人的梦”。为追求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和富民强国,历代中国人进行了艰苦的努力和奋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独立梦)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赢得了民族独立。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

(国家统一梦)

材料二:

 

香港特别行政区示意图       

澳门特别行政区示意图

台湾省示意图

(富民强国梦)

材料三:三十余年来,从“民以食为天”的温饱阶段,到“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到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一条创富之路拾级而上。……于当前的中国人而言,富足之梦,是由温饱向富裕的转变,更是由“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向全民共富的质跃,称之为当代中国人最为现实的中国梦,实为客观之论。

——2014年李克强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

(1)请写出材料一中“28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的起止时间。

(2)材料二中三个地区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历史上曾被列强所侵占。其中,香港、澳门两个地区是在邓小平提出的哪一伟大构想指导下顺利回归祖国?

(3)台湾地区在中国近代史上曾发生过两次变故;1895年被日本窃据,抗日战争胜利后重归中国版图;1949年国民党当局溃逃台湾,造成了至今祖国没有完成统一的局面。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你认为应如何推进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4)李克强总理提到的“一条创富之路”指的是什么道路?

(5)“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有梦想,有奋斗,才会有出彩的人生。请联系实际谈谈如何让自己的人生出彩?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县出于春秋初期,原是国君直接统治的领邑,它和国君分赏给卿大夫的封邑不同。春秋初期秦、晋、楚等大国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加强边地的防守力量,往往把新兼并得来的小国改建为县,不用作为卿大夫的封邑。县所不同于卿大夫的封邑的,就是县内有一套集中的政治组织和军事组织,特别是有征赋的制度。

——杨宽《战国史》

材料二:到春秋末年,晋国又出现了郡的组织。郡本来设在新得到的边地,因为边地荒僻,地广人稀,虽面积远较县为大,但是地位要比县低。等到战国时代,边地逐渐繁荣,也就在郡下分设若干县,产生了郡、县两级制的地方组织。战国时代的郡都设在边地,主要是为了巩固边防。例如魏国在魏文侯时设西河上郡是防秦的

——杨宽《战国史》

材料三:秦始皇支持李斯,结果是把全国分为36郡,每个郡又分成数目不详的县,每个郡的行政由守(文官)、尉(武将)和监御史(他显然直接充当皇帝在郡一级的代表)三人共同负责。县由地方官员治理……所有这些官员都由中央任命,并接受固定的俸禄。他们的职位不是世袭的,随时可以罢免。

——《剑桥中国史﹒秦汉卷》

(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关于县与郡的信息。

(2)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秦朝时期的郡县制对春秋战国时期的郡县制的发展。

 

查看答案

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改革)                                                               

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候。……至于如皇,遂并天下。

材料二:如果说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的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北周政权,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统一的曙光……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的基础之上。

——《简明中国史读本》

(近代改革)

材料三:如下图:187111月—18739月,日本赴欧美使节团先后了出访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12个欧美国家,亲身体验和耳闻目睹了西方文明,这是使节团从横滨出港时的情景。

(现代改革)

材料四:上世纪70年代末,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这一做法得到中央肯定,并在中央指导下,在农村逐步推行,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1)根据材料一,归纳“商君”改革的两项措施。

(2)根据材料二,指出隋朝统一的基础是什么?

(3)试比较以上两次改革的历史作用有何相同之处?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维新中学习“西方文明”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5)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经济制度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有何意义?

 

查看答案

汉朝选官主要实行察举制,门第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

 

查看答案

(题文)明太祖为加强皇权,废除宰相制度,设立内阁。(   )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