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雅典民主政治只能导致社会的无序。苏格拉底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他认识到
A. 民主政治不利于社会稳定
B. 雅典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
C. 直接民主易导致权力滥用
D. 城邦体制束缚了国家发展
古希腊民主制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人民主权、轮番而治。体现这两项内容的制度包括公民大会制和( )
A. 举手表决制、连选连任制 B. 比例代表制、与会津贴制
C. 抽签选举制、有限任期制 D. 政教分离制、公民兵制
雅典人有这样一种观念:既然每个公民都是自由的,那么任何人就不应受他人统治。这实际是做不到的,于是他们只能采取另外一种替代方案。这个替代方案最有可能是
A. 以血缘关系组织在一起
B. 小国寡民、独立自治
C. 按财产等级划分阶级
D. 轮番而治
有学者指出:现代工业文明在政治上以“民主”作为自己的旗帜,但这时的民主,已不再是古希腊时代的那种幼稚的“古典民主”了。以下选项能够体现古典民主“幼稚”的是( )
A. 大国众民型民主 B. 全体成年人的民主
C. 男女平等的民主 D. 直接民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马人最早的法律是于公元前450年前后制定的《十二铜表法》,是一部简单、保守、代表农业民族的成文法。随着商业和帝国的发展,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再能满足需要。外国人在罗马可能遭到关押,他的财产可能被没收,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遇上这种情况,适用什么法律呢?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公元528年,查士丁尼任命法学家特里波尼阿努斯组成一个十人委员会,负责领导法典的编纂工作,清理以往皇帝颁布的法令,删除其中矛盾和过时的部分,并按时间顺序把所剩部分汇编成册。该法典于529年正式颁布生效,是为《查士丁尼法律汇编》。凡未经辑入的敕令,一概失效。此后,查士丁尼又命令手下编订了《法学总论》《法学汇编》和《新敕令》三部法典。历史上一般把它们统称为《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十二铜表法》制定的原因。罗马人怎样解决“外国人在罗马可能遭到关押,他的财产可能被没收”的问题?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历史地位。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十二铜表法》和查士丁尼法典的相同点。
材料一公元前3世纪中叶以前,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居住在罗马的异邦人不能享受此法的保护,被称为公民法或者市民法,内容主要是有关罗马共和国的行政管理、国家机关及一部分诉讼程序的问题。公民法存在明显的缺陷,主要表现为:法律的主体范围狭小、内容保守、形式主义色彩深厚、保留大量氏族残余等。随着罗马对外征服地区的扩大,罗马的社会政治和经济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公民法不足以解决帝国疆域内出现的各种复杂的问题。在罗马逐渐形成了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这就是有名的万民法。
材料二 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在其著作《罗马法精神》一书中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基督教),第三次则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亡,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和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欧美各国在不同程度上无不受到罗马法的影响。20世纪初罗马法的影响经过日本,延伸到了中国。
(1)根据材料一说出公元前3世纪中叶以来罗马法发生了什么变化?并指出发生这种变化的背景。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出罗马法对世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并分析其影响深远的原因。
(3)你认为罗马法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