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材料一公元前3世纪中叶以前,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居住在罗马的异邦人...

材料一公元前3世纪中叶以前,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居住在罗马的异邦人不能享受此法的保护,被称为公民法或者市民法,内容主要是有关罗马共和国的行政管理、国家机关及一部分诉讼程序的问题。公民法存在明显的缺陷,主要表现为:法律的主体范围狭小、内容保守、形式主义色彩深厚、保留大量氏族残余等。随着罗马对外征服地区的扩大,罗马的社会政治和经济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公民法不足以解决帝国疆域内出现的各种复杂的问题。在罗马逐渐形成了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这就是有名的万民法。

材料二  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在其著作《罗马法精神》一书中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基督教),第三次则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亡,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和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欧美各国在不同程度上无不受到罗马法的影响。20世纪初罗马法的影响经过日本,延伸到了中国。

(1)根据材料一说出公元前3世纪中叶以来罗马法发生了什么变化?并指出发生这种变化的背景。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出罗马法对世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并分析其影响深远的原因。

(3)你认为罗马法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是什么?

 

 

(1)从公民法到万民法。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疆域的不断扩大;政治统治的需要与法治传统的确立。 (2)表现:为近代新兴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为资产阶级战胜教会和世俗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现成的法律形式;为近代欧洲大陆国家立法提供了范本。 原因: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体系科学、完整。 (3)人人生而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是至高无上的。 【解析】 本题考查了罗马法。 (1)根据“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居住在罗马的异邦人不能享受此法的保护,被称为公民法或者市民法,……在罗马逐渐形成了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这就是有名的万民法”可知罗马法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根据“随着罗马对外征服地区的扩大,罗马的社会政治和经济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并结合所学,可知罗马法发生变化的背景主要是罗马商品经济的发展,疆域的扩大和巩固统治需要等。 (2)根据“欧美各国在不同程度上无不受到罗马法的影响。20世纪初罗马法的影响经过日本,延伸到了中国”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罗马法对世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为成为近代资本主义法律渊源,为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武器,并且为欧洲国家立法提供了范本。造成这种影响的原因主要是罗马法的精神和内涵适应了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法律体系科学、完整,能为近代资本主义法律的制定提供借鉴。 (3)罗马法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法律的神圣性,主张人生而平等,主张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强调对物权的保护(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公元前494年罗马共和国进行一次审判,法官在听完原告债主的陈述后当庭把涉案的父子三人判与原告为奴隶,并给出合理的解释。之后愤怒的下层公民集体撤离会场,以示抗议。材料说明当时

A.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尖锐

B.古罗马司法程序严格

C.债务奴隶制把平民推到生存的边缘

D.这次平民斗争直接催生了成文法的诞生

 

查看答案

西塞罗在其《论共和国》中阐述道:“国家是人民的事业。可是人民……是指一个人群因服从共同的正义的法律和享受共同的利益造成的整体结合。国家的精神目的就是维护正义,物质目的就是保护私有财产。国家是人民为了正义和保护私有财产,通过协议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这种法治观表现在《十二铜表法》中,最为确切的认识是

A. 废除贵族对法律的控制权

B. 私法之外自由民平等

C. 体现了一定的奴隶制民主

D. 野蛮的习惯法被废除

 

查看答案

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说:“罗马的法律和雅典的法律并不会不同,今天的法律和明天的法律也不会不同,这是因为有的只是一种永恒不变的法律,任何时候任何民族都必须遵守它;再者,人类也只有一个共同的主人和统治者。这就是上帝,因为他是这一法律的制定者、颁布者和执行者”。这里西塞罗旨在强调

A. 罗马法的普遍适用性

B. 上帝权威的不可动摇性

C. 法律体系的永恒性

D. 罗马法和雅典法的相似性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马克思、恩格斯关于19世纪中期革命斗争形势的论述。

材料一历史证明我们以及那些与我们抱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错误的。历史指出:在那个时候,欧洲大陆的经济形态,还没有成熟到可废弃资本主义的生产,经济革命证明了此点。自1848年以来,经济革命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而在法国、奥地利、匈牙利、波兰和最近在俄罗斯,大工业第一次真正确立起来,又把德国变成一个第一流的真正工业国——切都是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所以,这个资本主义的基础,在1848年,还是很有发展能力的。

——恩格斯《法兰西阶级斗争》序言

材料二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任务是世界市场的建立——至少大体是如此以及以此为基础的生产的确立。世界既然是圆的,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的移殖实施,中国和日本开发以后,这个行程已经完成。对于我们,目前的重大问题是这样的:在欧陆,革命是迫在眉睫了,一开头将采取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但是,资产阶级社会的运动既然是在更广大的地区继续向上发展,这种革命是否不可避免地将在一小地区内被粉碎呢?

——1858年10月8日马克思致恩格斯的信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恩格斯所说“错误的”“想法”指什么?为什么说这种“想法”在当时是“错误的”,并依据材料推断恩格斯写这篇文章的时代。

(2)材料二中,马克思预言“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在欧陆“迫在眉睫”的根据是什么?这与恩格斯的论述有无矛盾?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3:20世纪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过腥风血雨,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落下帷幕。然而即将到来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甲、乙同学对此各有不同的看法。同学甲:战争已经永久地结束了。真正的持久的和平已经来临,你们看,各国不正在为争取和平而努力吗?同学乙:战争并没有结束。新的世界大战已经悄悄拉开序幕。

材料二  2006年10月13日下午,第61届联合国大会192个与会国的代表以热烈的掌声通过决议,正式任命韩国外交通商部长潘基文为下一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从而成为联合国历史上第八任秘书长,也是继缅甸的吴丹之后第二位来自亚洲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说:“当前,我们面临一个比任何时期都需要联合国有所作为的时代。我会认真履行《联合国宪章》所赋予的职责,为推动和平、发展和增进人权做最大的努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中的某一个观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当今世界局势特点,谈谈你对潘基文讲话的理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